<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淡不淡的詩詞(2327首)

    141 《題淡巖》 宋·徐照

    一石高千尺,惟留一面空。
    寸窺橫嶂綠,圓透夕陽紅。
    僧定遺人世,猿藏畏雪風。
    卻憐黃太史,不至雁山中。

    142 《鏡齋相士求詩二首》 宋·姚勉

    鵠袍待對滿京華,剛許癯儒作探花。
    性淡不知花可探,班頭獨立紫宸衙。

    143 《和姚榷院送茉莉韻》 宋·姚勉

    清甚冰葩淡不妝,能從盛暑到秋涼。
    瓊樓合著移春檻,卻向山齋供凈香。

    144 《訪戴鍊師不值》 宋·胡仲弓

    云淡風輕欲暮時,艤舟獨載剡溪湄。
    及門若遇戴安道,千古何人更有詩。

    145 《蘇幕遮 秦渡墳院主僧覓》 元·王哲

    善看經,能禮懺。
    金面胭脂,正好頻頻蘸。
    轉轉殷紅紅不淡。
    色里全真,真里成清湛。
    仗鉛刀,擎汞鏨。
    劈暗鑿昏,并出銀霞艷。
    萬道霞光攢一點。
    般若波羅,得得無增減。

    146 《木蘭花慢 伏聞鑒輅近在山北,以疾不能前迓》 元·王惲

    慢,以見葵藿傾鄉之萬一云悵居庸北口,愛蒼靄,擁千岑。
    淡秋滿陪京,翠華南狩,萬騎**。
    從千宮□□□,望清塵、拜聽車音。
    日月中天統在,風云龍虎臺深。

    147 《傅材甫窗前白月桂開材甫索詩戲作》 宋·陳文蔚

    冰姿冷淡不求知,卻有同心為賦詩。
    更紅東君同管領,一尊相對晚涼時。

    148 《淡竹嶺農家》 宋·方回

    茅塢石巉巖,無云亦有嵐。
    紙材槌稚竹。
    泉筧穴枯杉。
    跣足何曾襪,赪肩或不衫。
    鄰家石茶磨,婦借自能擔。

    149 《梅花》 宋·黃庚

    竹邊籬外樹對苔,兩蕊三花帶雪開。
    蜂蝶只貪桃杏艷,嫌花冷淡不飛來。

    150 《讀石隱淡吟藁》 宋·丘葵

    借師新藁讀,睡睫不曾交。
    璧月沉寒瀨,琪花著老梢。
    一吟三嘆詠,雙字幾推敲。
    曉雨驅炎熱,僧窗得盡鈔。

    151 《頌古一○一首》 宋·釋子淳

    群花未發梅先拆,萬木凋零柏轉奇。
    云淡不彰節月影,煙輕那露引風枝。

    152 《中秋風雨夜深見淡月起酌一杯》 宋·舒岳祥

    風卷浮云去復來,月明慘澹半簾開。
    人生樂事不可料,萬壑千巖共一杯。

    153 《賦水仙花》 宋·舒岳祥

    冷淡不生桃李徑,只將素艷伴紅梅。
    冰清玉潤檀心炯,日暮天寒翠袖回。
    似倚蘭舟并桂楫,羞稱金盞共銀臺。
    誰將六出天花種,移向人間妙奪胎。

    154 《潁亭留別》 元·元好問

    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
    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
    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

    寫景離別感慨傷懷

    155 《鷓鴣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紅 一作:輕)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闌 通:欄)

    宋詞精選詠物寫花抒懷

    156 《漢宮春·梅》 宋·晁沖之

    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
    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
    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
    卻是有,年年塞雁,歸來曾見開時。

    詠物梅花

    157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版本一)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版本二)

    古詩三百首題畫詠物梅花寓人言志

    158 《醉垂鞭·雙蝶繡羅裙》 宋·張先

    雙蝶繡羅裙。
    東池宴。
    初相見。
    朱粉不深勻。
    閑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
    人人道。
    柳腰身。
    昨日亂山昏。
    來時衣上云。

    宋詞三百首寫人女子

    159 《春日偶成》 宋·程顥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古詩三百首春天哲理思鄉

    160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 關于淡不淡的詩詞 描寫淡不淡的詩詞 帶有淡不淡的詩詞 包含淡不淡的古詩詞(23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