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澗青的詩詞(594首)
281
《姜山》 宋·任三杰
天風吹我登姜山,前巖后巖相封間。
已從積雨得深澗,更趁浮云同往還。
世外空青覆茅屋,屋外涼風吹紫竹。
掛冠何日賦歸來,煮石篝燈洞中宿。
282
《頌》 宋·釋清滿
饑餐松柏葉,渴飲澗中泉。
看罷青青竹,和衣自在眼。
更有山懷為君說,今年年是去年年。
283
《偈頌四首》 宋·釋師遠
三腳驢子弄蹄行,直透威音萬丈坑。
云在嶺頭閑不徹,水流澗下大忙生。
湖南長老誰能會,行人更在青山外。
286
《贈蘊上人》 宋·王正已
佛法詩名誰更繼,未聞隨分謁侯王。
洗盂秋澗日華動,搗藥夜堂云氣香。
苔蘚亂青封疊石,杉松濃影過空墻。
若非火岳□□地,那得吾師住久長。
287
《道中與白玉蟾聯句》 宋·謝紫壺
陰晴荏苒風吹霜,山北山南稻正黃。
照澗芙蓉何綽約,掠云鴻鵠向微茫。
心同秋水與天遠,夜折巖花和月香。
嶺海青紅俱在目,先隨夕陽入詩腸。
289
《劍閣》 宋·燕肅
劍聳秋峰積靄昏,關城遙向望中分。
觸新百堵連青嶂,依舊千家住白云。
松檜影隨巖寺出,管弦聲雜澗聲聞。
291
《題蒙泉》 宋·俞汝尚
幽人{左屬右斤}寒泉,井甃金曰蒙。
井貴德不改,蒙以養為功。
非徒玩清冷,潤液幽芳叢。
說筑傅巖下,伊耕莘野中。
292
《答蔣解元蕓》 宋·張汝勤
悠然風月一閑身,健在何妨白發明。
徑竹操如人不老,澗芹香與水俱清。
傳家老硯孫攜去,落筆新詩僧帶行。
那得胡床兩相對,青燈影里聽秋聲。
293
《仙華重午》 宋·張森
空山值端午,采蒲南澗濱。
蒲生裹白石,澗水清粼粼。
蟠根寸九節,服食能通真。
采之不盈掬,土潔含芳辛。
294
《留題實相寺》 宋·章得象
天臺四面翠如屏,洞穴幽奇地最靈。
百尺巖中真像在,千年澗畔古松青。
路傍斷石留神跡,壁上遺文缺舊銘。
我是丹丘仙郡守,暫來猶似覺魂醒。
295
《國清寺》 宋·章得象
松韻蕭騷十里清,入門毛骨冷如冰。
題詩已有丹青筆,悟法應多黑白僧。
風雨祇疑雙澗瀑,星辰長認上方燈。
來游不是忘機客,誰到云峰第一層。
296
《慶元四年五月再游》 宋·趙公碩
舊時曾此覓仙緣,一別于今四十年。
白發重來嗟老矣,青山九鎖故依然。
肩輿直入松閒路,洗耳還聽澗底泉。
幽興未闌吟未就,半峰斜日下平川。
297
《游虎丘》 宋·趙士宇
脫身到泉石,釣具一篷舟。
澗險松筠合,山深宮殿秋。
角巾可投檄,尊酒且澆愁。
甚愧阮宣子,青錢掛杖頭。
298
《題凈明寺》 宋·周日明
幽幽古寺中,石徑受苔封。
白日無一事,青山只四峰。
野蔬為佛供,澗水替人舂。
僧因煎新茗,林間拾墜松。
299
《西峴峰》 元·黃溍
層云抱春城,急瀨泄嵌竇。
修蹊入窈窕,眾綠郁以茂。
名亭標水樂,折柱荒碑仆。
幽尋得緇廬,亂石扶結構。
300
《李老谷》 元·迺賢
高秋遠行邁,入谷云氣暝。
稍稍微雨來,漸怯衣裳冷。
縈紆青崦窄,杳靄煙竹迥。
峰回稍開豁,夕陽散微影。
* 關于澗青的詩詞 描寫澗青的詩詞 帶有澗青的詩詞 包含澗青的古詩詞(5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