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澗谷的詩詞(378首)

    121 《沁園春(西巖三澗)》 宋·劉子寰

    云壑泉泓,小者如杯,大者如罌。
    更石筵平瑩,寬容數客,淙流回激,環繞飛觥。
    三澗交流,兩崖懸瀑,搗雪飛霜落翠屏。
    經行處,有丹荑碧草,古木蒼藤。

    122 《以水石菖蒲贈谷堂孫漕》 唐·徐珩

    菖蒲體柔弱,孤生幽澗傍。
    潤深水不滋,短葉疏而黃。
    物亦有不幸,仁者為悲傷。
    愿因水石間,移值近窗光。
    探丸起九死,焦卷復翠長。
    草木固無知,此心未能忘。

    123 《贈幽谷老人》 宋·蔡向

    芒鞋踏破兩淮塵,夢斷鄲邯鄲跡未陳。
    唳鶴啼猿猶有恨,巖花澗草總相新親。
    三生頓悟舊緣在,一笑還驚熟處新。
    瓶缽剩添風月滿,與君同是再來人。

    124 《次曾景建紅泉碧澗韻》 宋·趙汝談

    詩評明水好,笑我尚逶迤。
    丹穴三千仞,蒼藤千萬枝。
    谷耕聞好鳥,社飲見龐眉。
    他日煩君指,書堂與佛祠。

    125 《李老谷》 元·迺賢

    高秋遠行邁,入谷云氣暝。
    稍稍微雨來,漸怯衣裳冷。
    縈紆青崦窄,杳靄煙竹迥。
    峰回稍開豁,夕陽散微影。

    126 《靈谷寺梅花塢六首》 明·焦竑

    檐卜林東短墻,曾開寶地齊梁。
    初春老樹花發,深澗無人水香。

    127 《藍澗草堂》 明·藍智

    橘井云山北,茅齋澗水西。
    聽猿秋樹近,捫虱夕陽低。
    樵子知愚谷,田翁伴醉泥。
    興來時得句,自向竹間題。

    128 《鬼谷》 明·器封

    鬼谷最深邃,千靈迷澗瀕。
    高風響冰葉,山根暖余春。
    未敢別人界,桃花是谷神。

    129 《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龍寺》 宋·蘇軾

    橫槎晚渡碧澗口,騎馬夜入南山谷。
    (音浴。
    )谷中暗水響瀧瀧,嶺上疏星明煜煜。
    寺藏巖底千萬仞,路轉山腰三百曲。

    130 《春游昌谷訪李長吉故居》 宋·張耒

    連山忽中開,呀若敞雙戶。
    清泉瀉中間,行子并溪去。
    蒼崖左右壁,田壟亦棋布。
    渠流漲春漪,鳴澗轉芳嶼。

    131 《和柳郎中山谷寺翠光亭長韻》 宋·張耒

    山深疑路斷,古寺忽開門。
    喬木風霜急,荒崖云雨痕。
    朝霞明翠靄,秋雨濯嵐昏。
    幽鳥不避客,閑云時入軒。

    132 《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 宋·文同

    晚客無一來,獨步入東谷。
    園林已成就,此景頗不俗。
    落落巖畔松,修修澗邊竹。
    爽氣逼襟袖,清如新出浴。

    133 《與夏致宏孫信道張巨山同集澗邊以散發巖岫為》 宋·陳與義

    哦詩谷虛響,散發下巖半。
    披叢澗影搖,集鳥紛然散。

    134 《題叔夏樂谷》 宋·胡寅

    君知至樂本難名,何事猶令谷應聲。
    植杖自鋤園草綠,掛瓢時浥澗泉清。
    了無歌吹娛賓人,只有詩書養性情。
    卻恐仁人尚蒿目,又須憑酒破愁城。

    135 《丙申攜客自康王觀東北行十里觀谷簾泉》 宋·魏了翁

    筍將軋軋度巖隈,亂澗穿空去復回。
    方識人間真毀譽,只緣親到地頭來。

    136 《冷翠谷口占》 宋·董嗣杲

    亂山蔽天盡,叢澗繞山流。
    茅屋冷欲壓,今日方中秋。

    137 《冷翠谷口占》 宋·董嗣杲

    谷深誰吟詩,吟惹白猿聽。
    萬景虛空生,風微澗光定。

    138 《挽平山菊澗》 宋·陳普

    小試庖丁刃,天王信不虛。
    林森驚若鳳,戢戢免其魚。
    一日乾坤定,終身巖谷居。
    人皆疑不仕,莫曉我心初。

    139 《次韻受益再題荊浩山水圖當是洪谷子自寫所居》 宋·方回

    太行荊浩之鄉里,佳處立參仍坐倚。
    崖樹澗石皆寫真,想見今毫吮沁水。
    當年自號洪谷子,畫成署名細如蟻。
    此豈自圖其所居,屋上峰巒插天起。

    140 《幽谷》 宋·釋文珦

    幽谷寒偏早,初秋御裌衣。
    山田禾未熟,徑樹葉先飛。
    澗淺樵夫涉,籬疎野鹿歸。
    不嫌生計薄,且與世人違。

    * 關于澗谷的詩詞 描寫澗谷的詩詞 帶有澗谷的詩詞 包含澗谷的古詩詞(3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