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潤風風的詩詞(1169首)

    941 《雨多極涼冷》 宋·韓淲

    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風。
    木葉涼應脫,禾苗潤必豐。
    地偏山吐月,橋斷水浮空。
    雞犬鄰家外,魚蝦小市中。

    942 《挽李寺丞》 宋·吳泳

    世人談利析錙銖,汲義如君此道孤。
    無地起樓憐寇老,有園和契遺堯夫。
    西山別后常懷子,東國歸來已棄予。
    自昔祖風高掛劍,愧無佳語潤黃壚。

    943 《夜雨》 宋·陳師道

    十月天猶雨,三更月失明。
    溟蒙才灑潤,點滴不成聲。
    辟戶風煙入,投林鳥雀輕。
    旅懷終易感,倏起別離情。

    944 《老柏三首》 宋·陳師道

    歲月那能記,風霜亦飽經。
    槁乾仍故節,潤澤出新青。
    色與江波共,聲留靜夜聽。
    輝輝垂重露,點點綴流螢。

    945 《題明發高軒過圖》 宋·陳師道

    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
    異才天縱非力能,畫工不是甘為下。
    今代風流數大年,含毫落筆開山川。
    忽忘朽老壓塵底,郤怪鳧鴻墮目前。

    946 《和鄭十三東齋言事二首》 宋·李廌

    春光故故惱人情,新葺茆茨欲醉經。
    積雨水衣龍頷滑,晚晴山翠佛螺青。
    月邊柳色疏疏見,風外梅花細細聽。
    半夜白云生石枕,潤珠蒸濕醉魂醒。

    947 《東津凈行院》 宋·李新

    老於春事無交涉,退作淘金榻底沙。
    蠶到兩眠方健葉,柳成三倒卻飛花。
    小桃漲浪堤痕潤,綠麥翻風燕羽斜。
    不得毫釐稽古力,起人松竹問誰家。

    948 《浦江道中三絕》 宋·鄭剛中

    籃輿風緊揭心簾,雨著春衣潤欲粘。
    滿眼陰云壓平野,此時懷抱惡憎惡。

    949 《冬至春不雨元夕后一日雨作邦人甚喜》 宋·鄭剛中

    晴科釀春溫,氣候如濁酒。
    我雖六塵清,亦若醉一斗。
    朝來天風云,高葉聚良久。
    向晚等甘露,數點斷還有。

    950 《自寬》 宋·鄭剛中

    瘴濃複嶺煙如墨,照以澄江一洗開。
    芳草望中春去遠,落花寒處鳥聲回。
    風飄空翠入修竹,潤滴幽蹊生綠苔。
    不是從前賦清苦,未應得向此中來。

    951 《癸丑年暖閣初成》 宋·鄭剛中

    枯葉寒梢夜放聲,圍爐小閣喜初成。
    護風簾密香煙潤,弄日窗低書卷明。
    況有酒漿初暖熱,從他歲律自崢嶸。
    塊然危坐得佳處,萬事人間一唾輕。

    952 《鄰翁以紫石斛承粗山一塊為予書室這奉斛蓋端》 宋·鄭剛中

    見山不見理,真假析為二。
    看假作真山,細大豈殊致。
    鄰翁憐索居,奉我石一塊。
    嵌空會短小,枯澀少堅膩。

    953 《王倅生辰》 宋·鄭剛中

    日馭駕輪入東尾,望后黑月將浹旬。
    惟時十月二十四,積慶高門生異人。
    霏霏霜華翦寒梢,天地嚴肅無妖氛,秘藏和氣付賢者,粹然不受世俗法。

    954 《庚午臘中苦寒不雪不雪嶺南之常而苦寒為希有》 宋·鄭剛中

    檐風動修竹,終夜玉相戛。
    曉望山頭松,孤瘦凍欲折。
    欣然發茅亭,準擬看飛雪。
    待之既逾時,腳硬冷如鐵。

    955 《次韻畢裕之喜雨》 宋·李彌遜

    急雨翻盆破郁蒸,疏檐冰簟正關情。
    維摩示疾元非病,庚信裁詩老更清。
    游戲云生春浪勢,吉祥風動夜潮聲。
    麥秋未飽千畦潤,更遣豐隆為一行。

    956 《和嘉州通判賈元升見贈》 宋·馮時行

    山城鳥鵲喜,佳句來春風。
    浣手三過讀,散我磈磊胸。
    當年過秦論,千載猶為雄。
    今觀妙好辭,蹀躞追前蹤。

    957 《送涪守何常卿十六韻》 宋·馮時行

    一時周屏翰,千載漢循良。
    寵渥分民社,疲羸賴紀綱。
    洪恩隨雨潤,令問與風翔。
    日月流年駛,江山別恨長。

    958 《榮侍郎暫寓張園小詩寄懷》 宋·曹勛

    家來三樂益芬芳,不愛華堂借草堂。
    每聽鳴騶傳陋巷,便知寶勒下明光。
    炊煙茶潤兼旁舍,蘿月松風同一岡。
    錦瑟似聞方醉臥,西樓橫玉助新涼。

    959 《送子芬年家之官越上》 宋·曹勛

    清潤豐姿玉不瑕,篇章典重見詞華。
    韜鈐小試諸侯幕,事業共稱丞相家。
    蓬閣晝長宜笑詠,山陰春早已鶯花。
    鳳池自是風流在,行見金門帽帶斜。

    960 《贈聞人子進》 宋·曹勛

    丹地清江若有期,卜居仍俯小漣漪。
    頗憐松竹無多地,只頓琴書已近籬。
    久雨不妨田要潤,暫涼真與病相宜。
    何當去此炎歊酷,日待風高脫葉時。

    * 關于潤風風的詩詞 描寫潤風風的詩詞 帶有潤風風的詩詞 包含潤風風的古詩詞(11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