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濤役的詩詞(37首)

    21 《圣節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 宋·洪咨夔

    蜀在八極間,卦位西南坤。
    萬里泝天險,三峽為坤門。
    巨靈擘太華,飛出黃河源。
    余刃落巴山,巉絕雷斧痕。

    22 《南康阻風游東寺》 宋·蘇轍

    欲涉彭蠡湖,南風未相許。
    扁舟厭搖蕩,古寺慰行旅。
    重湖面南軒,驚浪卷前浦。
    霏微雪陣散,顛倒玉山舞。

    23 《巡寨偶書》 宋·劉子翚

    窮寇轉趨海,吾邦備宜先。
    連年戍役頻,徽兵及漁佃。
    扶藏或稚齒,嬰胄仍華顛。
    未知戎伍肅,朱旗亂長阡。

    24 《丙申二月別紹興諸公》 明·劉基

    勞生屬時艱,將老萃憂牴。
    風塵隘九野,何土為樂國?茲邦控吳越,名勝聞自昔。
    湖山競奇麗,物產亦充斥。
    交游尚質儉,而不事華飾。

    25 《江行阻風》 宋·吳芾

    我生走四方,足跡亦幾遍。
    初未識江行,每起浮家羨。
    一從登此舟,舉室盡欣忭。
    既得舍車徒,且免入郵傳。

    26 《擬古六首》 宋·曾協

    憶昨初離別,羞容不成歌。
    長袖未曾舞,塵埃生綺羅。
    君恩一言足,歲月豈在多。
    澤國多悲風,江湖易濤波。
    游子久行役,歲晏今若何。
    迢迢朱樓夜,數起瞻明河。
    不如長江月,素影常相過。

    27 《呈簡壽玉》 宋·趙蕃

    門外雙槐日已高,庭中鉅竹與爭豪。
    蕭蕭共倚青云翰。
    渺渺仍工白雪操。
    欲向瀟湘訪蘭芷,卻從吳越看波濤。
    問君役役胡為爾,我亦嘆嗟出入勞。

    28 《送孝顯彥博昆仲赴補仍用前韻》 宋·趙蕃

    清時擇士豈充員,大辟賢關務遠延。
    一日擅場稱舉子,百年匡國是儒先。
    為言行役加餐飯,仍祝濤江穩放船。
    意愜歸來期不晚,秋風觴酒大人前。

    29 《憶昔行送李成這徵君》 宋·程公許

    憶昔與郡同射策,同舟同館心膠漆。
    萬言人奏甘棄置,賴有湖山好看客。
    歸裝濡滯及黃池,半菽寒菹作除夕。
    慨慷相與期古人,聊復名場借梯級。

    30 《過新灘作出峽行》 宋·李曾伯

    蜀道登天難,尤難泝流入。
    自峽上夔渝,江險灘節密。
    前年沖寒來,水落且石出。
    寄命竹一縷,寸挽退或尺。

    31 《辛酉首夏余云谷自四明來訪且錄示丙辰年所和》 宋·李曾伯

    禪榻相逢六載前,當時駑力尚堪鞭。
    繼更煙瘴為形役,遍歷風濤不意全。
    思舊仙游嗟已遠,老軀痿廢抑誰憐。
    而今莫問人間事,得正狐丘是甚年。

    32 《有邀余游中原者余以親老辭王子賢未知來餞別》 宋·黎廷瑞

    飛電歘然度天隙,百歲能堪幾行役。
    游子來歸意恐遲,大人幸在何辭白。
    風濤念爾去何之,日暮憐渠行故逆。
    世間步步是危機,綿上可耕聊自適。

    33 《甲午孟夏祝公輔道過山中遂偕如上饒赴孟史君》 宋·黎廷瑞

    南山有田不歸種,大瓠濩落無所用。
    遂令沉沉走長江,萬里艱危憶君共。
    嘗疑公佩延平劍,引得九淵龍子閧。
    雁汊渡頭鏖北風,真是脫身人鮓甕。

    34 《留分司衙》 宋·董嗣杲

    往為幾苦浪濤驚,塵役而今亦懶營。
    雪積墻腰連屋瑩,日涵城影接江平。
    市樓有酒晴旗小,賓館無人夜榻清。
    孤坐搜吟難造妙,霜風吹月紙窗明。

    35 《荊渚書懷》 宋·趙汝鐩

    明鏡明於月,白發白於雪。
    月照雪轉添,使人心斷絕。
    連年事行役,曾不須臾歇。
    陟岡腳雙繭,凌湖舟一葉。

    36 《由竹溪至梅蹊書贈莫云樵》 明·張羽

    出門懷清曠,入舟苦炎熾。
    皇天從人欲,飛雨颯然至。
    風吹波上寒,凄其感秋氣。
    暝投山僧眠,復得清凈地。

    37 《已卯題吳江長橋二首》 宋·陸文圭

    瓜步投鞭濕馬尾,吳江獨是衣帶水。
    陽侯不敢駕風濤,神劍自斷長虹死。
    木罌夜半飛渡軍,縛筏驅丁命如曦。
    波心兩龍忽跳出,一聲金鼓波神位。

    * 關于濤役的詩詞 描寫濤役的詩詞 帶有濤役的詩詞 包含濤役的古詩詞(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