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消露的詩詞(532首)

    341 《天寶宮詞十二首寓感(《草堂雅集》題云“唐》 明·顧德輝

    宮衣窄窄小黃門,躑躅初開賜縹盆。
    夜月不窺鸚鵡冢,春風每憶鳳皇園。
    愛收花露消心渴,怕解金訶見爪痕。
    只有椒房老宮監,白頭一一話開元。
    ¤

    342 《五月望夜與諸君山中再酌和僅初韻》 明·華察

    仲夏苦晝永,薰風起將夕。
    圓景海上來,照此山中客。
    坐令微暑消,兼使眾累釋。
    興至時命觴,露下復移席。

    343 《喜歸述懷留別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譽

    天地炎州外,云濤漲海邊。
    為儒嗟世業,結社斷塵緣。
    髫齔趨先子,榮枯憶往年。
    時推驄馬使,人避鐵冠賢。

    344 《清夜西窗獨坐有懷》 明·劉績

    杯罄燭花殘,沈沈夜向闌。
    吟兼鄰笛怨,坐怯客氈寒。
    露蕙蟲爭緝,風枝鳥畏彈。
    未能消俠氣,時拭劍鐔看。

    345 《秋夕病中》 明·夢觀法師

    夕云斂中天,月出萬象正。
    九野聲影消,平湖湛寒鏡。
    驚風著露草,棲螢光不定。
    嘗新感時物,金氣颯已應。
    扶羸卷前幔,銷肌怯虛靜。
    憂來復就枕,蕭條發孤詠。

    346 《秋晚熊二仲紓喻二宣仲見過窳園小坐》 明·謀堚

    入林消受片池風,并坐秋陰話未窮。
    黃墮病梨霜露下,紅稀撚柿夕陽中。

    347 《擬古詩七十首(錄一十三首)》 明·盛時泰

    陳思王植贈友往祚頹已久,大業緬方新。
    仰視圣皇德,承胤為我親。
    暇日荷休明,高館集眾賓。
    中廚列庖饌,水陸備鮮鱗。

    348 《晨起行園治蔬》 明·施漸

    處疴情方愆,覽籍亦棼結。
    止跡丘樊間,喜與荷鋤列。
    晨星沐未遑,周葺幸余力。
    夙英始斂華,密露若瑩雪。

    349 《驪山老妓行(補唐天寶遺事,戲效白樂天作)》 明·孫蕡

    秋風楊柳凋金縷,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驪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掃山遠碧,蟬鬢半拋云亂吐。
    時妝無復新妖嬈,曩態猶存舊嬌嫵。

    350 《五月旦日與黃仲珍雷景陽酌于維揚抵暮出城曉》 明·陶安

    蕩舟竹西聞好歌,飄如仙槎泛銀河。
    青樓傍市卷朱箔,舞裾綠皺如春波。
    香消紅藥采鸞去,其如青鏡寂寞何。
    金盤露清筍牙白,小住半日非蹉跎。

    351 《引元和》 明·王鳳嫻

    繁華事散惟荒土,麋鹿蹤消只蘚厓。
    皓月尚疑懸玉鏡,露桃猶似妒金釵。
    蛾眉一瞬歌塵散,魚腹千年俠骨埋。
    今日姑蘇重回首,嶺云江水不勝懷。

    352 《大內蓮花》 明·王衡

    西山青落影娥池,仗外芙蓉入照時。
    薄雨未消初日暈,晚風欲語向人枝。
    六宮香粉流紅膩,三殿浮涼湛綠漪。
    的的夜舒人不見,集靈臺畔露華知。

    353 《述懷(二十年作)》 明·王璲

    蚤年蔑知識,負志頗傲岸。
    每鄙子張辟,常嫌仲由喭。
    浩氣逸虹蜺,高情薄霄漢。
    懸河吐狂談,振綺灑芳翰。

    354 《己酉練圻寓舍詠雪》 明·王彝

    青龍己酉豐稔葉,歲星一終旬日浹。
    天容黃黃風氵疌々正好,云同八表不見葉。
    漏促辰酉日車跲,目眩空花氣屢懾。
    凍指欲墮數蓂莢,股栗匪由冰上踏。

    355 《春思曲》 明·魏學禮

    別意落凄枝,閑懷寫愁葉。
    緘怨投素鱗,銜情卷故篋。
    誤嫁游俠郎,棄置薄命妾。
    香縷羅衣襞不開,玉搖寶釵寒自疊。

    356 《惱公詩題游春士女圖》 明·張璨

    眉黛彎新月,瞳人剪碧波。
    態濃娃館妓,腰細楚宮娥。
    緩踏金蓮步,新翻《白雪》歌。
    輕顰迷下蔡,妙舞絕陽阿。

    357 《琴劍歌送龍子高提學之閩》 明·張籌

    君不見王郎贈君龍泉之劍可三尺,彩緱消磨土花蝕。
    又不見桂子贈君神鳳之琴無一弦,錦囊零落珠絲縣。
    千年舊物連城璧,持至京都人未識。
    黃塵壓埃冰塞川,幾何不墜同瓦礫。

    358 《登太華寺(二首)》 明·張紞

    太華嵯峨一望遙,到門猶礙過溪橋。
    慈云長見階前起,孽火都來海上消。
    屋近樹陰晴亦暗,硯涵竹露夜還潮。
    從今剩買游山屐,野客無妨屢見招。
    ¤

    359 《送鄭叔車》 明·張孟兼

    鄭子離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鄉土。
    子家孝義門,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滎陽譜。

    360 《金陵社集詩(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雞籠山》 明·張正蒙

    正蒙字子明,江寧人。
    居通濟門外之罾灣,臨河結廬,柴門晝閉。
    帶索拾穗,未嘗俯仰于人。
    年逾九十,隱淪終老。

    * 關于消露的詩詞 描寫消露的詩詞 帶有消露的詩詞 包含消露的古詩詞(5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