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消色的詩詞(839首)

    521 《湘南懷古》 明·蘇平

    江山搖落獨登臨,草色湖南入望深。
    萬古空留湘女恨,九歌誰識屈原心。
    霜清楚畹蘭香歇,云暗巴陵雁影沉。
    正是客懷消不得,《竹枝》聲里斷猿吟。

    522 《驪山老妓行(補唐天寶遺事,戲效白樂天作)》 明·孫蕡

    秋風楊柳凋金縷,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驪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掃山遠碧,蟬鬢半拋云亂吐。
    時妝無復新妖嬈,曩態猶存舊嬌嫵。

    523 《惠山寺再送王伯穀》 明·童珮

    祖席重開酒近泉,驪駒再唱侶為仙。
    攀將柳色青前度,挹取山光綠隔年。
    滿路冰消春在水,半池云凈日當天。
    無論溪上東風好,旅客相看意惘然。

    524 《問梅閣》 明·王彝

    窗間月色微,薄雪自風吹。
    誰得春消息,南枝定北枝。

    525 《癸酉歲徐樞密第賞雪》 明·王彝

    雄雞日落鳴,天形咫尺懸如匏。
    黑風不作黃云交,將軍宴客具行庖。
    酒飲馬湩駝峰肴,燕姬珠帽翠垂髾。
    色壓秦娥河濟嬌,十四冰弦雜雅咬。

    526 《建德溪漲大作感懷(二首)》 明·魏觀

    邪陰翳長空,日色澹于土。
    霪雨連山來,萬物昏莫睹。
    溪流渺無涘,闤阓入煙浦。
    牧伯吁可憐,沾衣悼民苦。

    527 《遣興答李道源》 明·吳哲

    徒步何憂髀肉消,賦歸無待《楚辭》招。
    摩娑藥籠三年艾,濩落人寰五石瓢。
    蓑笠雨淹滄海釣,斧斤晴趁白云樵。
    游仙枕上西池月,轉覺東華曙色遙。

    528 《感遇(三首)》 明·許妹氏

    盈盈窗下蘭,枝葉何芬芳。
    西風一夕起,零落悲秋霜。
    秀色總消歇,清香終不死。
    感物傷我心,流涕沾衣袂。
    ¤

    529 《秋興》 明·雪梅和尚

    雨過池塘暑氣消,山岡處處亂鳴蜩。
    侵衣樹色搖空翠,繞戶江聲落晚潮。
    自笑疏慵忘禮樂,只將蹤跡混漁樵。
    降心惟有詩魔在,時復臨風寫綠蕉。

    530 《長歌行寄呂中甫山人》 明·楊承鯤

    壯游歸來一何晚,雪里黃精不得飯。
    太行句注俱眼前,只尺青霞夢修阪。
    潞洲鮮紅味辛劇,廣野毭太繾綣。
    沈殿曳裙代殿同,館中詞賦凌錦虹。

    531 《團扇仕女》 明·姚綸

    濃黛消香淡兩蛾,花陰試步學凌波。
    專房自倚傾城色,不怕涼風到扇羅。

    532 《午日訪沈元圭席上次黃舜臣韻》 明·虞堪

    一簾葵錦爛晴霞,五色絲虹映臂紗。
    玄藥自消頭上雪,絳榴誰插鬢邊花。
    茶烹石鼎從施禁,詩寫蠻箋學破邪。
    不是西山黃石叟,難逢東老地仙家。

    533 《詠懷七首》 明·岳岱

    郊外春風寒,寒梅花正吐。
    尋花繞樹行,南枝漸三五。
    茅齋寂無事,酒力微消午。
    石徑稀往來,樵夫及漁父。

    534 《喜吳允兆見過山亭》 明·湛懷法師

    世事無媒入,青山有分居。
    視心閑過日,消夏坐依書。
    塔影含風動,江光弄幌虛。
    小亭留客處,秋色感懷余。

    535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536 《春日移居六首》 明·周暉

    蹇士何須賦,幽人不厭尋。
    有時忽大笑,無事只長吟。
    聞道晚知淺,結交貧覺深。
    澗邊芳草色,消盡一春心。
    ¤

    537 《長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長安二月三月時,千門萬戶春風吹。
    綺構瑤臺高照耀,香車寶馬并驅馳。
    驅馳照耀皆豪貴,九棘三槐夾三市。
    鼎食鐘鳴將相家,朱簾繡柱王侯第。

    538 《喜雪歌賜兵部尚書張本》 明·朱瞻基

    天氣肅肅當嚴冬,大地凜冽號朔風。
    扶桑曜雪韜瞳鋋,屏翳一色浮鴻蒙。
    斯須素景搖太空,霏花糝葉何茸豐。
    六出巧自造化工,覆纊敷縞遠近同。

    539 《春生》 唐·白居易

    春生何處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風報消息,續教啼鳥說來由。
    展張草色長河畔,點綴花房小樹頭。
    若到故園應覓我,為傳淪落在江州。

    540 《禽蟲十二章》 唐·白居易

    燕違戊己鵲避歲,茲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鳳王頒鳥歷,一時一日不參差。
    [不知其然也。
    燕銜泥常避戊己日,鵲巢口常避太

    * 關于消色的詩詞 描寫消色的詩詞 帶有消色的詩詞 包含消色的古詩詞(8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