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消憂處的詩詞(91首)

    61 《雨四首》 唐·杜甫

    微雨不滑道,斷云疏復行。
    紫崖奔處黑,白鳥去邊明。
    秋日新沾影,寒江舊落聲。
    柴扉臨野碓,半得搗香粳。

    62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 唐·韓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識,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
    是年京師旱,田畝少所收。

    63 《哭子十首(翰林學士時作)》 唐·元稹

    維鵜受刺因吾過,得馬生災念爾冤。
    獨在中庭倚閑樹,亂蟬嘶噪欲黃昏。
    才能辨別東西位,未解分明管帶身。
    自食自眠猶未得,九重泉路托何人。

    64 《春六十韻》 唐·元稹

    節應寒灰下,春生返照中。
    未能消積雪,已漸少回風。
    迎氣邦經重,齋誠帝念隆。
    龍驤紫宸北,天壓翠壇東。

    65 《鏡換杯》 唐·白居易

    欲將珠匣青銅鏡,換取金尊白玉卮。
    鏡里老來無避處,尊前愁至有消時。
    茶能散悶為功淺,萱縱忘憂得力遲。
    不似杜康神用速,十分一盞便開眉。

    66 《酬鄭侍御多雨春空過詩三十韻(次用本韻)》 唐·白居易

    南雨來多滯,東風動即狂。
    月行離畢急,龍走召云忙。
    鬼轉雷車響,蛇騰電策光。
    浸淫天似漏,沮洳地成瘡。

    67 《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 唐·陸龜蒙

    櫛發涼天曙,含毫故國情。
    歸心一夜極,病體九秋輕。
    忽起襜褕詠,因悲絡緯鳴。
    逢山即堪隱,何路可圖榮。

    68 《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十九首》 唐·司空圖

    春來漸覺一川明,馬上繁花作陣迎。
    掉臂只將詩酒敵,不勞金鼓助橫行。
    閶闔曾排捧御爐,猶看曉月認金鋪。
    羸形不畫凌煙閣,只為微才激壯圖。

    69 《和門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韻》 唐·徐鉉

    暖吹入春園,新芽競粲然。
    才教鷹觜拆,未放雪花妍。
    荷杖青林下,攜筐旭景前。
    孕靈資雨露,鐘秀自山川。

    70 《野庵曲》 宋·沈瀛

    野叟最昏迷。
    嘆世間、光陰奔走如馳。
    逢這閑時。
    忽尋忖、一生里事都非。

    71 《糖多令(登多景樓)》 宋·劉學箕

    何處浣離憂。
    消除許大愁。
    望長江、袞袞東流。
    一去鄉關能幾日,才屈指、又中秋。
    蘆葉滿汀洲。
    沙磯小艇收。
    醉歸來、明月江樓。
    欲把情懷輸寫盡,終不似、少年游。

    宋詞精選閨怨敘夢相思

    72 《題分宜上松晚香堂》 宋·沈莊可

    魏公判相州,始作晝錦堂。
    老圃秋色淡,自愛晚節香。
    怡齋懷紫綬,得誥歸故鄉。
    葺圃承祖志,構堂先廬傍。

    73 《渡江》 宋·師嚴

    鹿門山人滄浪客,灑淚憶枯眼見骨。
    風塵崢嶸萬里空,不知何處營三窟。
    城中性命湯火近,路窮援斷無消息。
    鼠竊狗偷何足憂,都將十指漫天日。

    74 《讀孟郊詩二首》 宋·蘇軾

    夜讀孟郊詩,細字如牛毛。
    寒燈照昏花,佳處時一遭。
    孤芳擢荒穢,苦語余詩騷。
    水清石鑿鑿,湍激不受篙。

    75 《水調歌頭·久雨忽開霽》 宋·無名氏

    久雨忽開霽,花靨斗春嬌。
    家人笑道,老子今日是生朝。
    細數平生功行,斷自狂吟之外,全不犯科條。
    心事淡如水,天合與逍遙。

    76 《送知府吳龍圖》 宋·文同

    國初已來治蜀者,處置盡自乖崖公。
    當時奏使便宜敕,不與天下州府同。
    行之已及八十載,奸宄消伏誰之功。
    因循至此漸抏敝,有未曉者時相攻。

    77 《落花短吟》 宋·邵雍

    滿園桃李正離披,更被狂風作意吹。
    長是憂愁初謝處,卻須思念未開時。
    奈何紅艷易消歇,不似青陰少改移。
    九十日春都去盡,樽前安忍更顰眉。

    78 《贈周宗道六十四韻》 明·劉基

    天弓撥其弦,平地躍虎狼。
    腥風扇九澤,濁霧干太陽。
    瑣瑣蚊與虻,亦沸如蜩螗。
    帝閽隔蓬萊,弱水不可航。

    79 《題鐘隱簡寂觀圖》 宋·吳則禮

    飽知阿隱有妙處,未見從來丘壑謀。
    徑呼管城辦能事,和茳貼貼仍晚秋。
    白頭故作西河夢,獨遣老眼酬南州。
    邊笳牧馬豈不好,平安火過消人憂。

    80 《和何元章新秋》 宋·鄭剛中

    玉露寒凝顆,銀河澹瀉流。
    每年才到此,無處不驚秋。
    便有清涼意,潛消旱涸憂。
    附炎蚊弄喙,可笑不知休。

    * 關于消憂處的詩詞 描寫消憂處的詩詞 帶有消憂處的詩詞 包含消憂處的古詩詞(9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