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海隅的詩詞(341首)
261
《周玄初祈晴詩》 明·孫蕡
江南仙山天下無,峰巒屹立龍虎都。
赤城嵯峨敞靈區,中天秀色光盤紆。
紫極曲密交綺疏,郁蕭彌羅玉渠渠。
宸嚴中高天帝居,璇題丹篆雙蛟扶。
262
《薊門行贈張伯誨將軍》 明·楊承鯤
薊門三日風日黃,驚塵漲天歸路長。
禁柳條寒半欲折,邊榆葉稀天欲霜。
將軍角弓控不發,櫪上鳴鑣動咆哱。
玉帳高褰瀚海云,朱旗半掩孤城月。
263
《題戴進山水抱琴圖歌》 明·楊承鯤
嗚呼清角不復見,玄鶴已去悲風呼。
裨海齊州一反掌,乾坤莽莽知音孤。
曲高節疏苦欲睡,白首人間空見圖。
就之忽驚云木動,沈筆欲下還躊躇。
264
《仿杜工部同谷七歌》 明·虞淳熙
大妹哭夫城東隅,小妹哭夫海昌廬。
城隅淚干海昌濕,新鬼舊鬼爭冥途。
買舟昨日吊新鬼,雉經暑月無完膚。
牽衣頓足相向哭,弟妹失聲眼據。
265
《古風其五十六》 唐·李白
越客采明珠。
提攜出南隅。
清輝照海月。
美價傾皇都。
獻君君按劍。
懷寶空長吁。
魚目復相哂。
寸心增煩紆。
268
《泂酌亭詩?并引?》 宋·蘇軾
.瓊山郡東,眾泉觱發,然皆冽而不食。
丁丑歲六月,軾南遷過瓊,始得雙泉之甘于城之東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滿,泉相去咫尺而異味。
庚辰歲六月十七日,遷于合浦,復過之。
太守承議郎陸公,求泉上之亭名與詩。
269
《次前韻送劉景文》 宋·蘇軾
白云在天不可呼,明月豈肯留庭隅。
怪君西行八百里,清坐十日一事無。
路人不識呼尚書,但見凜凜雄千夫。
(君一馬兩仆率然相訪,逆旅多呼尚書,意謂君都頭也。
270
《衰甚書感》 宋·陸游
發殘不勝冠,齒墮欲廢嚼;譬如亭皋木,秋至葉自落。
豈惟形骸變,意氣已非昨。
床隅倚拄杖,壁上掛雙屩,經旬不出戶,薄飯羹藜藿。
居然遠霜露,因得養腰腳。
271
《拳毛駒歌》 宋·張耒
北窗掃壁陳圖書,殺氣凜凜生坐隅。
誰將尺素畫駿馬,云是文章昔日拳毛駒。
龍顱虎脊視天地,若滅若沒三萬里。
皇天產此誰得之,虬須十八真天子。
273
《放言十首》 宋·黃庭堅
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
當吾無事時,此豈不我娛。
喬木好鳥音,天風韻虛徐。
遐心游四海,萬里不須臾。
回首古衣冠,荊樊老丘墟。
欲付此中意,歸翻蟲蠹書。
短生憂不足,此道樂有余。
274
《清心院雙清軒》 宋·黃庭堅
萬劫千峰繞座隅,一泓澄澈見游魚。
誰家欄檻煙云里,坐我瀟湘水墨圖。
人物度橋疑海市,樓臺拍水信蓬壼。
潺湲枕底催鄉夢,雙井溪頭有舊廬。
275
《盤車圖》 元·王冕
憶昔常過居庸關,關中流水聲潺潺。
雪花飛寒大如席,白色粲爛西南山。
山家野店隱煙霧,水榭云樓有幽趣。
漢家封侯已消磨,秦時長城作行路。
277
《游靈壁蘭皋園》 宋·賀鑄
集仙昔榮養,卜筑循蘭陔。
深徑萬株合,清池百畝開。
飛梁蔭菡萏,攢棟跨崔嵬。
淮海劚紅藥,瀟湘移翠栽。
278
《沁園春·萱草闌干》 宋·無名氏
萱草闌干,楊花庭院,夜景澄虛。
望庚星昴宿,熒熒照室,祥煙瑞靄,郁郁充閭。
白鹿入胎,黃龜獻夢,果應君家生鳳雛。
真英物,似崑山片玉,滄海明珠。
280
《玉胡蝶》 宋·無名氏
捉住玉山赤鳳,神舟同泛,激浪漂浮。
便使烏龜開口,出頭喜謨,吸洪濤、枯干北海,使巨波、澆灌西湖。
自舒敷。
水紋花面,此日是金鋪。
* 關于海隅的詩詞 描寫海隅的詩詞 帶有海隅的詩詞 包含海隅的古詩詞(3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