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浴鳧的詩詞(58首)

    41 《詠懷十首》 明·陳第

    吾聞陰子春,數年一洗足。
    又聞何佟之,一日十數浴。
    兩者倘相逢,微言逝難告。
    鶴長非所斷,鳧短非所續。
    道義即深明,啟發因流俗。
    嗟哉極高言,至死藏心曲。
    ¤

    42 《跛法師歌》 明·蓮池律師

    跛腳法師胡以名,良由能說不能行。
    我今行說兩俱拙,不應無實當斯稱。
    春王正月才過十,午間隨例入浴室。
    失足俄沉百沸湯,不起床敷五十日。

    43 《泡》 明·錢謙貞

    潮打城頭去復還,石尤風緊浪沖船。
    鐺鳴沸水千珠白,鳧浴回波萬顆圓。
    茶注玉甌翻細細,雨零春澗激漩漩。
    江湖起滅渾無定,逐荇飄萍過歲年。

    44 《移家四首》 明·朱長春

    桑青杏白野田香,浴鷺飛鳧暖渚長。
    畫艇春游山靄靄,云帆時度水茫茫。
    一尊行樂依花塢,雙鬢偷生托藥囊。
    便與妻兒成避世,他時雞犬即仙鄉。
    ¤

    45 《至溫州》 宋·文天祥

    晏歲著腳來東甌,始覺坤軸東南浮。
    百川同歸無異脈,有如天子朝諸侯。
    何年飛落兩巨石,孤撐骯臟分江流。
    初疑煉失女媧手,又疑釣脫任公鉤。

    46 《過玉蓮湯》 宋·宋祁

    平日宮中賜浴時,玉蓮香目湧華漪。
    錦鳧繡雁今安在,汩汩馀湯自入池。

    47 《六州》 宋·無名氏

    九龍輿。
    記春暮、幸蓬壺。
    瓊囿敞,繡仗趨。
    年華與逝水俱。

    48 《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 宋·白玉蟾

    一甌之閩古無諸,山奇水透真畫圖。
    霍童山在閩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
    神仙渺茫不可見,桑田滄海幾遷變。
    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49 《黃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 宋·蘇轍

    千里到齊安,三夜語不足。
    勸我勿重陳,起游西山麓。
    西山隔江水,輕舟亂鳧鶩。
    連峰多回溪,盛夏富草木。

    50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51 《靈芝寺》 宋·樓鑰

    送客靈芝寺,恁闌山有無。
    自從朝北闕,始得見西湖。
    煙外移輕槳,波間浴野鳧。
    清寒不可駐,回首又神都。

    52 《客有誦袁蒙齋得雨酬倡之什輒賡元韻志喜也呈》 宋·鄭清之

    雷伯四月瘖無聲,鳴鳩呼婦鳧浴晴。
    星如樧沙燈吐紅,羲和駕鞭乘赤明。
    稚秧針水未入種,秀麥浪畦猶督耕。
    香車不動百龍蟄,轉轆如織千蛇橫。

    53 《春思》 宋·方岳

    煙草茸茸匝岸齊,晴天鳧浴喜清溪。
    一春造化花開盡,大欠渠詩共品題。

    54 《梟羹》 宋·王炎

    日轉槐陰宮漏遲,蘭湯新浴生涼颼。
    四方清晏上燕衎,千官鳴玉趨丹墀。
    鸞刀象箸薦多品,豈無炙鵠兼蒸鳧。
    射聲彈弋不虛發,獨取鳴梟供膳夫。

    55 《王若水為畫秋江眾禽圖》 明·袁凱

    錢唐王宰心思長,欲與造化爭毫芒。
    下筆百鳥相趨蹌,前身豈是孤鳳凰。
    江頭芙蓉花正開,花下細浪亦縈回。
    敔鵝貼貼天際來,雄雌相隨氣和諧。

    56 《次韻師時發溪橋晚眺》 宋·郭印

    臥溪古木勢蜿蜒,佇立斜陽旅思寬。
    湍沒岸痕知漲溢,風生水面覺清寒。
    靜容桃李敷濃蔭,暖放鳧鹥浴短翰。
    隱約渭濱真彷佛,行藏都付一漁竿。

    57 《三月二十九日立夏喜晴稍有自適意有自舊京來》 宋·舒岳祥

    黃梅青李夏方裝,新綠池塘浴小鳧。
    此日貓頭寒百玉,他時鴻喙煮明珠。
    白頭偷果從渠樂,繡眼穿花不我虞。
    更有長愁無遣處,只今細柳映新蒲。

    58 《藏春峽·詠歸堂》 宋·楊時

    結廬東山阿,屹然俯全閩。
    下有黃龍淵,浮光抱層云。
    彼美谷口翁,杖策來往頻。
    明月自為友,顧影相為鄰。

    * 關于浴鳧的詩詞 描寫浴鳧的詩詞 帶有浴鳧的詩詞 包含浴鳧的古詩詞(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