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浮跡的詩詞(596首)

    581 《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賢述夢詩其間敘衛公事》 宋·蘇頌

    曾覽三賢述,吟哦日幾遭。
    文章追李杜,贈答擬劉曹。
    二相逢辰早,中山擅價高。
    才華固相若,光焰實難韜。

    582 《游保寧院練光亭同丘程凌林四君分題用業字韻》 宋·蘇頌

    寺本梁瓦棺,地臨吳建業。
    何人構虛亭,勝概壓危堞。
    巖扃豁常開,江練靜相協。
    洪濤雖震騰,迅流終妥帖。

    583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584 《答楊霖用韻見贈》 宋·孫應時

    滄滄萬里無時盈,太山四維不可仆。
    蛙井跳梁徒自喜,蟻垤崔嵬欲何就。
    物情小大乃爾懸,人心是非當自究。
    榮名乍滿妻孥笑,權利偏供賓客僦。

    585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韻》 宋·王阮

    江左承南渡,當陽控上流。
    平時稱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規摹古,三江險厄周。
    高憑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586 《憫旱》 宋·王洋

    天心愛民非不勤,民心有恨天必聞。
    為嫌流不入城郭,指撝山澤收浮云。
    浮云未肯便承命,往來空中無定性。
    平時風伯讒口多,忍看云師自奔橫。
    愿得天公張綱羅,要令滅跡須嚴科。
    雷公傳聲澤靈死,嗚呼奈爾風伯何。

    587 《凝云堂》 宋·王洋

    浮云蹤跡真何處,會若無心是同住。
    此間我若解忘情,應與閑云共來去。
    面山結屋開虛明,屈伸與我同太清。
    紅塵洗淡一翻手,悠然適見云平凝。

    588 《為歸云師賦野航》 宋·薛嵎

    遇坎與乘流,誰能舍跡求。
    即空皆是境,大渡本無舟。
    風流隨機息,乾坤任光浮。
    可憐迷岸者,漂蕩幾時休。

    589 《別西齋諸友》 宋·楊時

    浮云如積酥,涼飚勁弦疾。
    溶溶渺天末,飄忽易相失。
    懸弧四方志,匏系非予匹。
    平生結歡久,始愿膠投漆。
    別離傷素懷,此身任萍跡。

    590 《寄題趙貫道后樂亭》 宋·楊時

    業祠有狐鳴,群雛滿東州。
    彬彬齊魯郊,不復論軻丘。
    鼓刀販繒翁,袞袞封公侯。
    風流日凋弊,世久俗益偷。

    591 《鵝湖寺》 宋·喻良能

    鵝王牧群鵝,濁世肯下游。
    積水近天關,有時戲沈浮。
    老禪天人師,領略傾九州。
    初開選佛場,坐斷諸峰頭。

    592 《季提刑自夔憲知常德府》 宋·袁說友

    十年蹤跡兩參商,解后天涯一詠觴。
    老景不堪朋舊別,客懷惟覺歲時長。
    猛辭蜀道浮江白,穩上吳船逆詔黃。
    我欲著鞭歸路日,更期相過水云鄉。

    593 《小飲》 宋·袁說友

    殘蟬古路無人跡,瑟瑟西風已三日。
    杜門卻掃處一室,顛倒筆硯理書帙。
    平生但恐辜吟筆,薄宦云浮奚固必。
    客來相與入詩律,一葉庭柯恍如失。

    594 《別林和卿二首》 宋·曾豐

    甚矣身如幻,加之跡若浮。
    妙山孤倜儻,良友貳遨游。
    水挾月涵夜,風推雨郁秋。
    物來吾不拒,隨件以詩收。

    595 《贈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詩相過》 宋·曾豐

    六祖求衣從嶺出,六祖得衣從嶺入。
    半夜抽身不露機,凹頭解擔猶留跡。
    上人家住江之西,仆仆而南休所覓。
    雅意真誠為衣求,衣已不傳那可得。

    596 《增翟丈四首(以下《燕市后集》,隆慶丁卯)》 明·王稚登

    翟公方得意,結客何紛紛。
    冠蓋填巷中,一一皆青云。
    芳蘭雖被鋤,未嘗易清芬。
    胡為平生交,落落不相聞。

    * 關于浮跡的詩詞 描寫浮跡的詩詞 帶有浮跡的詩詞 包含浮跡的古詩詞(5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