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浮慮的詩詞(180首)
101
《臨清軒》 明·史鑒
達人尚幽勝,葺宇臨清流。
清流宜濯纓,深渚可容舟。
微風蕩生瀾,木葉下驚秋。
流響歸空房,浮光映高樓。
芙蓉緣極浦,杜若被芳洲。
于焉事棲息,駕言聊出游。
境勝良自愜,慮淡信無求。
103
《放慵》 明·王畛
愁到心常結,事過心自涼。
幽憂漫成疾,慵放且何妨。
籠鶴聲難出,床龜忽穩藏。
浮生付天地,澄慮博山香。
104
《辭世述》 明·趙宜生
浮云歸大壑,斂跡隨風去。
我生等浮云,亦與飄風遇。
馳送山谷中,邈然不知處。
云散風已息,澄秋廓天宇。
庶云大化盡,詎為身后慮。
105
《垂虹亭》 宋·王安石
三江五湖口,地與天不隔。
日月所蔽虧,東西渺然白。
漫漫浸北斗,浩浩浮南極。
誰投此虹蜺,欲濟兩間厄。
107
《春游至樊江戲示坐客》 宋·陸游
江頭蕭蕭春色暮,柳陰游魚飽飛絮。
芼羹箭筍美如玉,點豉絲蕝滑縈箸。
銀鞍烏帽尋春客,朱戶青旗沽酒處。
浮生細看才幾時,一笑自應忘百慮。
綠杯到手不肯盡,寶帶照地身何與。
酴醾爛熳我欲狂,茗艼還家君勿遽。
108
《去郡作》 宋·宋祁
解龜淮陽區,浮鹢暮春月。
州民擁前道,重為使君別。
尊酒卻略跪,絲管參差發。
共謂君此行,寵命煥朝節。
110
《龜山水陸院》 宋·張耒
院靜步柏影,庭虛聞塔鈴。
連龕香慘淡,古榜金青熒。
山背負華殿,淮身朝廣庭。
旛花龍護法,梁棟神扶傾。
111
《和宏父新秋詩》 宋·張耒
年年庭下梧桐葉,長為騷人先報秋。
已驚歲月悲霜鬢,更望山川歌四愁。
浮生百感漫自苦,一醉萬慮同時休。
瀛洲仙客莫惆悵,直泛三山煙浪舟。
112
《船上歌》 元·王冕
草衣老子雙□皤,拍手夜唱滄浪歌。
浮生不信巢穴好,賣屋買船船作家。
明月滿天天在水,別調新歌水中起。
蕭散可同甫里翁,逃名不比鴟夷子。
113
《聽真上人琴歌》 宋·范仲淹
銀潢耿耿霜棱棱,西軒月色寒如冰。
上人一叩朱絲繩,萬籟不起秋光凝。
伏犧歸天忽千古,我聞遺音淚如雨。
嗟嗟不及鄭衛兒,北里南鄰競歌舞。
114
《瑤臺第一層 詠茶》 宋·無名氏
一氣才交,雷震動一聲,吐黃芽。
玉人采得,收歸鼎內,制造無差。
鐵輪萬轉,羅撼漸急,千遍無查。
妙如法用,工夫了畢,隨處生涯。
115
《林容州別墅》 宋·劉克莊
出郭五里強,治地十畝寬。
奇峰面朝挹,高阜背屈蟠。
忽獻若神授,久閟由天慳。
茲焉卜壽宮,朱堊浮林端。
116
《寄孫莘老》 宋·王令
默默曹自得,勞勞非吾任。
不與君子逢,誰復明此心。
偶客來自南,口有千里音。
知無木索勤,頗復山水吟。
117
《聞富并州入相》 宋·王令
元首賡歌樂股肱,四方強遠喜聲盈。
忠賢不死天心在,輔弼終歸圣慮精。
中國自今應更重,本朝前日可嗟輕。
要須待見成堯舜,未敢輕浮作頌聲。
118
《送知府吳龍圖》 宋·文同
國初已來治蜀者,處置盡自乖崖公。
當時奏使便宜敕,不與天下州府同。
行之已及八十載,奸宄消伏誰之功。
因循至此漸抏敝,有未曉者時相攻。
* 關于浮慮的詩詞 描寫浮慮的詩詞 帶有浮慮的詩詞 包含浮慮的古詩詞(1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