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浮煙色的詩詞(372首)
142
《長安道》 明·于慎行
東出灞陵橋,回望長安道。
煙花萬戶暖風輕,羅綺千門明月曉。
漢家宮闕郁岧峣,碧閣珠樓倚絳霄。
丞相衣冠蒼玉佩,將軍甲第赤欄橋。
145
《探春有感二首》 宋·張耒
出城但怪風光老,草色蒼茫柳色深。
煙樹遠浮春縹緲,風光不動日陰沉。
芳郊未厭縈紆人,美酒何妨取次斟。
羸馬青衫亦何事,一生空負野人心。
146
《一覽亭》 宋·白玉蟾
千山萬山從寒碧,桃花李花正春色。
客來登此一覽亭,東望長江渺無極。
煙飛松塢曉蒼凝,雨過竹林晚翠滴。
人家樓閣下參差,天宇云霞上郁密。
147
《題蘊忠上人歙硯》 宋·強至
山僧有硯名龍尾,此石來從歙溪水。
通明直可照發毛,瑩滑不容安手指。
案上長疑片月生,匣中自有浮云起。
蒼然顏色涵秋波,不學端州夸嫩紫。
148
《李仲高石君堂》 宋·王灼
三吳黑風吹地拆,太湖浪高一千尺,龜黿兩山壓湖心,歲歲飛濤恣沖射。
山骨雖堅亦破碎。
穴穿根斷瑰奇出。
149
《曉乘大霧訪仲固》 宋·胡寅
稚金不耐老火鑄,有烈秋陽尚驕倨。
汗流亭午憶凄風,氣應佳辰欣白露。
朝來開窗迷眼界,霧色無邊莽回互。
誰為夜半有力者,竅負群山著何處。
150
《和趙大監知宗韻》 宋·鄭清之
萬里修程占學力,色絲黃娟新組織。
只今下筆追二雅,端如養氣閉千息。
公子何自知寒梅,須知三長具精識。
亭亭玉雪瑞煙曉,愛日香浮采衣色。
152
《廬山道中》 宋·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
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
樹色凈依山色古,樵聲清共瀑聲傳。
遠公不作淵明醉,結社徒然懷白蓮。
153
《慧日寺》 宋·孔武仲
山外歸來酒半酣,衣襟翠色貯煙嵐。
泉聲自是小三峽,林色可名東萬杉。
江面深沉帶地流,清風爽氣入層樓。
倚欄卻認登浮玉,平看滄溟萬里秋。
157
《舞馬篇》 唐·薛曜
星精龍種競騰驤,雙眼黃金紫艷光。
一朝逢遇升平代,伏皂銜圖事帝王。
我皇盛德苞六宇,俗泰時和虞石拊。
158
《舞馬篇》 唐·薛曜
星精龍種競騰驤,雙眼黃金紫艷光。
一朝逢遇升平代,伏皂銜圖事帝王。
我皇盛德苞六宇,俗泰時和虞石拊。
159
《岳州西城》 唐·張說
水國何遼曠,風波遂極天。
西江三紀合,南浦二湖連。
危堞臨清境,煩憂暫豁然。
九圍觀掌內,萬象閱眸前。
* 關于浮煙色的詩詞 描寫浮煙色的詩詞 帶有浮煙色的詩詞 包含浮煙色的古詩詞(3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