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浪濤的詩詞(364首)
201
《揭天謠(九首)》 明·周玄
魚鱗居次龍堂高,琉璃砌空銀爛濤。
波靈泣訴海若浪,腥風卷晝云漕漕。
珠潭沉光瘞神嫗,瘦蛟啾啾走沙雨。
仙郎秋袂斑斑啼,淚花凝碧扶桑樹。
¤
203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宋·蘇軾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萬人鼓噪懾吳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204
《觀湖二首》 宋·蘇軾
乘槎遠引神仙客,萬里清風上海濤。
回首不知沙界小,飄衣猶覺色塵高。
須彌有頂低垂日,兜率無根下戴鰲。
釋梵茫然齊劫火,飛云不覺醉陶陶。
205
《觀湖二首》 宋·蘇軾
朝陽照水紅光開,玉濤銀浪相徘徊。
山分宿霧盡寬遠,云駕高風馳送來。
升霞彩色攲殘火,及物氣焰明纖埃。
可憐極大不知已,浮生野馬悠悠哉。
207
《送馮判官之昌國》 宋·蘇軾
斬蛟將軍飛上天,十年海水生紅煙。
驚濤怒浪盡壁立,樓櫓萬艘屯戰船。
蘭山搖動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
鴟夷不裹壯士尸,白日貔貅雄帥府。
208
《武昌西山》 宋·蘇軾
春江淥漲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誰栽。
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風駕兩腋飛崔嵬。
同游困臥九曲嶺,褰衣獨到吳王臺。
209
《武昌西山(并敘)》 宋·蘇軾
嘉祐中,翰林學士承旨鄧公圣求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軾謫居黃岡,與武昌相望,亦常往來溪山間。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試館職,與圣求會宿玉堂,偶話舊事。
圣求嘗作《元次山洼樽銘》刻之巖石,因為此詩,請圣求同賦,當以遺邑人,使刻之銘側。
211
《題夫差廟》 宋·范成大
縱敵稽山禍已胎,垂涎上國更荒哉。
不知養虎自遺患,只道求魚無后災。
夢見梧桐生后圃,眼看麋鹿上高臺。
千齡只有忠臣恨,化作濤江雪浪堆。
212
《煙江疊嶂》 宋·范成大
太湖嵌根藏洞宮,槎牙石生奫淪中。
波濤投隙漱且囓,歲久缺罅深重重。
水空發聲夜鏜鈶,中有晴江煙嶂疊。
誰歟斷取來何時?山客自言藏奕葉。
214
《江亭》 宋·陸游
千載濤江上,書生誦所聞。
鑄形尊越蠡,抉眼悼荊員。
高鳥沖煙沒,輕舟壓浪分。
何由從此逝,揮手謝諸君。
215
《長風沙》 宋·陸游
江水六月無津涯,驚濤駭浪高吹花。
櫓聲已出雁翅浦,荻夾喜入長風沙。
長風自古三巴路,檣竿參差雜煙樹。
南船北船各萬里,凄涼小市相依住。
歌呼雜沓燈火明,黃昏風死浪亦平。
勞苦舟師剩沽酒,安穩明朝到池口。
216
《大溪灘折柂》 宋·陸游
溪流亂石似牛毛,雨過狂瀾勢轉豪,寄語河公莫作戲,從來忠信任風濤。
暮江初漲浪翻狂,一葉輕舟泛渺茫。
我愧人非跛男子,安能與世作津梁?
217
《太平寺水》 宋·楊萬里
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陽惟照一塔孤。
得得來看還不樂,竹莖荒處破殿虛。
偶逢老僧聽僧話,道是壁間留古畫。
徐生絕筆今百年,祖師相傅妙天下。
219
《過石硊渡》 宋·楊萬里
峨橋小渡十里長,石硊小渡五里強。
斜風細雨寒蘆里,下有深潭黑無底。
渡船劣似紙半張,五里卻成一千里。
中流風作浪如山,前進不得後進難。
220
《高沙道中》 宋·文天祥
三月初五日,索馬平山邊。
疾馳趨高沙,如走阪上圓。
夜行二百里,望望無人煙。
迷途呼不應,如在盤中旋。
* 關于浪濤的詩詞 描寫浪濤的詩詞 帶有浪濤的詩詞 包含浪濤的古詩詞(3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