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浪流的詩詞(1544首)
761
《和慧山泉》 宋·丁寶臣
誰識澄淵萬古清,潢汙擾擾謾縱橫。
出從山底無應極,流落人間自有聲。
江漢想能同浩渺,塵沙雖混更分明。
從來旱歲為膏澤,安用茶經浪得名。
763
《峽山古調》 宋·杜曾
濫觴岷山側,朝宗蓋自然。
沸沸出幽竇,滔滔成巨川。
深流疑徹地,遠勢欲浮天。
萬石攢若斗,一流瀉如懸。
764
《題梵天寺泉》 宋·房芝蘭
云根流出瀉寒聲,冷沁禪關竹樹清。
氣泄化胎飛寶錫,巖開冰谷愧塵纓。
鶴林月浪秋常浸,龍海波濤夜忽驚。
分我一瓢甦旱歲,化為霖雨澤蒼生。
768
《題廣度院》 宋·郭三益
羲和均四時,曜靈有急節。
沈迷簿領書,坐嘆春事歇。
及茲新雨收,西郊軔初發。
蒼頑山氣嘉,奔悍溪流活。
769
《洋州》 宋·韓億
梁州鄰左右洋川,氣候融融別是天。
地僻過冬稀見雁,箐深初夏已聞蟬。
鄉風與蜀微相似,驛路見秦舊接連。
駱谷轉山圍境內,漢江奔浪繞城邊。
770
《春日》 宋·何耕
門前無俗物,城上亦奇觀。
花浪東流穩,云山西望寒。
身凌塵外遠,目極意中寬。
最愛風標客,晴沙理青紈。
771
《題翠蛟亭》 宋·胡榘
山英藏水巧能欺,動地雷聲發駭機。
驚看玉淵千浪聳,挽回銀浦一支飛。
流霞未引松花酒,湔雪先霑槲葉衣。
坐覺群仙生起色,倒傾蛟室瀉珠璣。
772
《望海石》 宋·胡融
枯藤拄苔磴,長嘯凌秋風。
天空白露下,碧落摩青銅。
夜半見海日,發軔扶桑紅。
黃支與流求,出沒白浪中。
774
《峨眉亭》 宋·黃虛舟
浩蕩長流浪拍天,貔貅十萬坐樓船。
年年春滿江南岸,夜夜風傳塞化煙。
中界靈祗藏水府,六朝廢寢落山邊。
秋來留得唐時月,捉月今誰是謫仙。
775
《西巖勝水》 宋·蔣晉
柘川之西有削石,屹立巍巍峻如壁。
下有滄浪百尺深,澄清恰似秋天碧。
逝者如斯竟不停,孺子長歌堪濯纓。
故知源頭有活水,支流分派迢迢清。
776
《汴渠》 宋·金君卿
洪河貫中州,隨汴鑿支流。
滔滔萬里來,禹浪東南浮。
糧道所由濟,日逝千斯舟。
嗟哉隋皇帝,禍起江都游。
778
《寄裴云山》 未知·林正
南山高且深,竹深帶流水。
先生廬其中,迥若崆峒子。
雪發覆兩肩,深悟造化理。
手注三體詩,名滿四海耳。
時以詩名家,亦來質疑似。
我本浪得名,長掛春風齒。
乃識先生心,非非還是是。
779
《秋霜閣》 宋·劉拯
翰林詩筆振千古,珊瑚照夜橫雕梁。
高文勝地占江左,我來戴勝初降桑。
雨師憤郁欲傾注,氣蒸柱礎如迸漿。
清風執熱逝可濯,定知五月飛秋霜。
780
《游老君洞》 宋·劉子薦
第一真巖豈浪名,高明洞達窈而深。
冠天下神仙勝境,副我生山水知音。
崖激湍流騰雪玉,燈搖石瑩燦星金。
少焉月出東山上,何必蓬萊海上尋。
* 關于浪流的詩詞 描寫浪流的詩詞 帶有浪流的詩詞 包含浪流的古詩詞(15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