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濃淡的詩詞(435首)

    401 《戚氏·凍云昌》 元·王哲

    凍云昌。
    出入繚邈遍舒張。
    直上玄凝,滿空濃密,現嘉祥。
    六花妥瑤芳。

    402 《風入松 觀燈下半開杏花》 元·王惲

    一枝濃艷照華堂。
    暖*貯春光。
    寫生莫羨徐熙筆,風流在、百子池傍。
    點綴紅妝玉頰,簾苫粉淡宮妝。

    403 《秣陵雜詩》 當代·錢鐘書

    評量抹淡與妝濃,點綴風光策首功。
    除卻夭桃紅數樹,一團夫色有無中。

    404 《清音河河上小橋晚眺》 當代·錢鐘書

    電光撩眼爛生寒,撒米攢星有是觀。
    但得燈濃任月淡,中天盡好付誰看。

    405 《次韻衡山徐監酒同考府學試八首》 宋·項安世

    欲濃還淡云容碎,似見如藏日影微。
    賺得鳩聲長又短,不知雨意是耶非。

    406 《二十日步上方廣寺觀蓮華峰云氣異甚》 宋·項安世

    曉發名溪莊,午飯馬跡庫。
    下車著芒鞋,扶杖陟罔路。
    碾槽深側足,石磴高舉步。
    初登黃茅嶺,稍入青箬霧。

    407 《送李知縣赴蘄州廣濟》 宋·項安世

    江頭雪齋冰河折,日照江光動春色。
    青絲快馬踏香泥,畫鼓方舟送行客。
    已驚柳葉大如指,忽見梅花飛著額。
    草根青軟濕鍼氈,枝頭綠淡搖金碧。

    408 《同張以道出游近郊成古詩十六韻》 宋·張镃

    今辰天宇佳,風光宛如春。
    園廬豈不樂,景熟興未伸。
    與客策蹇驢,城東訪幽人。
    幽人本非約,意往隨清真。

    409 《白拒霜》 宋·林景熙

    美人瀟灑江水東,玉為肌骨冰為容。
    豈無嫣紅鬧別浦,自性淡佇羞迎逢。
    燕脂百斛斗宮飾,白帝有令毋纖稼。
    霜紈霧谷許在列,其敢誨冶女不共。

    410 《對葵》 宋·陳淳

    開闔隨陽自曉昏,輕如綃轂凈瑤琨。
    淡黃相枕五重靚,濃紫深藏一竅渾。
    熟視絕無妝點態,細看不見剪裁痕。
    誰能會取個中意,與玩乾坤造化根。

    411 《題鄭好古松圖和趙國興韻》 宋·陳文蔚

    筆端老木千歲心,一見洗我塵土襟。
    坐久令人忘慍喜,古今碧澗落寒冰。
    乍濃乍淡陰復晴,晦明變化天所成。
    相畫這法如相士,骨奇肉瘦神必清。
    煙淡云疏天冪冪,頃刻風雷暗塵壁。
    畫工羞看手如神,十日一水五百石。

    412 《晚秋游中溪四首》 宋·戴表元

    樹淡云濃又一坡,招邀處處是行窩。
    梯巖危似蟻緣木,架屋高如鵲結窠,水味野栽茭白瘦,山毛人摘芋紅多。

    413 《馬浩秀才攜秋日海棠詩見過》 宋·戴表元

    山城八月有春風,一樹嫣紅淡又濃。
    縱使失時無熊度,也勝茉莉與芙蓉。

    414 《中秋無月感而作歌》 宋·鄧深

    天時相催日如流,今夕何夕云中秋。
    不見佳月默有感,試走退筆書其由。
    去年此時汝川客,一病纏綿真險厄。
    貪生強樂寸心酸,與死為鄰片紙隔。

    415 《梨花》 宋·方回

    仙姿白雪帔青霞,月淡春濃意不邪。
    天上嫦娥人未識,料應清雅似梨花。

    416 《秋日古蘭花十首》 宋·方回

    遠聞香淡近聞濃,紫穗絲絲吐雪茸。
    不識幽人殢姝子,兒曹方醉木芙蓉。

    417 《下營曉行二首》 宋·方回

    月淡云濃弄曉晴,草中白處路微明。
    垂鞭緩轡十余里,始聽鳴雞第一聲。

    418 《留題槃隱高士王子由書齋》 宋·方回

    萬宇橫陳碧瓦齊,濃嵐淡靄總詩題。
    隔江煙樹窗中細,過海風檣檻外低。
    琴僅可弦星半缺,壁應欲畫雪新泥。
    南華臥讀兩三卷,猶喜晴檐日未西。

    419 《楊村秋曉》 宋·方回

    今日定復熱,月落色亦紅。
    東方垂欲明,忽被林霧濃。
    已有牧牛兒,出沒黯淡中。
    暗行三十里,兀兀視馬鬃。

    420 《題戚子云五云山圖》 宋·方回

    不濃不淡煙中樹,如有如無雨外山。
    尺素展看空想像,何由身著畫圖間。

    * 關于濃淡的詩詞 描寫濃淡的詩詞 帶有濃淡的詩詞 包含濃淡的古詩詞(4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