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濃墨的詩詞(160首)

    21 《寄題楊懋卿孝感堂》 宋·劉克莊

    哭時聞者亦欷噓,雙鶴隨聲下碧虛。
    帝出絲綸照穹壤,官施綽楔表門閭。
    今無陶侃誰能爾,古有蘇耽莫是渠。
    華發史儋曾載筆,尚能濃墨為君書。

    22 《六月十六日宣鎖》 宋·洪咨夔

    禁門深鑰寂無嘩,濃墨淋漓兩相麻。
    唱徹五更天未曉,一池月浸紫薇花。

    23 《次韻謝陳守伯固》 宋·陳造

    投老登龍借齒牙,可能病驥待揮撾。
    清篇久矣窺修月,谹論瑯然聽粲花。
    小卻御屏書姓字,行當宣室拜亨嘉。
    恩章袞袞從天下,濃墨疏行砌亂鴉。

    24 《京仲遠尚書為澹然子作二大字》 宋·樓鑰

    濃墨新題付澹然,松坡為子老談天。
    憑君推我行年看,何日歸耕綿上田。

    25 《后元佑行上辨章喬益公》 宋·岳珂

    正月二日天氣清,六符兩兩三階平。
    合門催班報麻案,珂馬玎玲萬人看。
    押麻參政拆璽封,宣詞舍人來殿東。
    鞠躬一聲百寮聽,軍國平章喬益公。

    26 《米元章壽時宰詞帖贊》 宋·岳珂

    太平得協于夢卜,濃墨大軸,予未知其誰祝。
    韓呂之谷,王蔡之辱,尚四海之欲。

    27 《送莆守趙孟堅汝固可舶溫陵》 宋·王邁

    郡不見有唐元結守舂陵,湘湖一道盜縱橫。
    獨元所治一無犯,鎮撫孤壘如金城。
    又不見祁公曾作乾州牧,移鎮鳳翔何迅速。
    兩州這民境上爭,先把州麾后鈞軸。

    28 《登果州金泉山和韻》 宋·李曾伯

    故跡存棲鶴,高風掃鏡鸞。
    煙霞扃地邃,冰雪照人寒。
    妙句揮濃墨,仙顏煥渥丹。
    雖云歸棹晚,猶及附飛翰。

    29 《抱拙以三通鼓為韻見寄次韻》 宋·胡仲弓

    夜闌缺月浸寒潭,亂山倒影空中涵。
    此時萬籟寂無語,碧云郁對如晴嵐。
    可人已趁春風去,舉杯對影成三三。
    割席賦詩斗擊缽,舟中醉臥推枕函。

    30 《芳庭為作希圣二字以詩謝之》 宋·胡仲弓

    貫休鐵畫天上奇,芳庭心法今似之。
    偃波垂露久不作,云煙灑灑光陸離。
    北山塔穎健筆卓,西湖倒瀉為研池。
    長空萬里紙一幅,等閑揮翰搖坤維。

    31 《和希膺韻》 宋·胡仲弓

    醉將濃墨寫烏絲,湖海相逢彼一時。
    洗竹僅留墻外筍,買花空揀擔頭枝。
    白鷗早已寒前約,青鳥誰知誤后期。
    惆悵玉簫聲已斷,倚闌重省寄來詩。

    32 《寄懶庵》 宋·胡仲弓

    天寒日短道路長,白云飛處知吾鄉。
    大江之東渭之北,念我故人何可忘。
    別來楊柳春依依,只今開玻梅花香。
    扁舟漫浪歸未得,京塵海時百行藏。

    33 《驟雨》 宋·華岳

    牛尾烏云潑濃墨,牛頭風雨翩車軸。
    怒濤頃刻卷沙灘,十萬軍聲吼鳴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騎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勢驟晴山又綠。

    34 《再游登騰王閣》 宋·曾豐

    故閣崢嶸已劫灰,又看新閣上煙煤。
    斷碑無日不濃墨,古砌新秋猶雜苔。
    江闊鳥疑飛不過,風輕帆遠趁先開。
    天高地迥詩囊小,收拾不多空一來。

    35 《投曹文姬詩(文姬,長安中娼女,工翰墨,時號書仙)》 唐·任生

    玉皇前殿掌書仙,一染塵心下九天。
    莫怪濃香薰骨膩,云衣曾惹御爐煙。

    36 《投曹文姬詩(文姬,長安中娼女,工翰墨,時號書仙)》 唐·任生

    玉皇前殿掌書仙,一染塵心下九天。
    莫怪濃香薰骨膩,云衣曾惹御爐煙。

    37 《答祖擇之遺新羅墨》 宋·梅堯臣

    海上老松苑,霹靂燒瘦龍。
    胡人犀皮膠,團煤煙膏濃。
    色奪陽烏翅,來涉溟渤重。
    君獲乃為贈,我謬蟲鳥蹤。
    且作異土玩,不愧西域筇。

    38 《和江鄰幾學士得雷殿直墨竹二軸》 宋·梅堯臣

    昔見雷子之小篆,今見雷子之墨竹。
    節瘦已似蛟龍孫,葉暗曾無鳳皇宿。
    江翁得之尤愛憐,作詩寫意酬雙軸。
    掛在空堂坐臥看,如玩蕭蕭巖畔綠。
    莫疑昏黑眼生花,松煤濃色切寒鴉。
    不問主人兼客至,明朝騎馬到君家。

    39 《仁宗皇帝濃風二字御書贊》 宋·岳珂

    維圣肆筆根于天,神蹤合作皆自然。
    勁腴華實無以偏,春秋雖富力已全。
    天禧資善環琦園,只字落紙時爭傳。
    煌煌翰墨二百年,傳家曾是金鑾仙。
    渡江文獻仍中原,繄臣何人望奎躔。
    欲知付受須瞻前,印以忠孝錢家錢。

    40 《試墨三首》 宋·陳著

    兔毫染上何妨淺,蟬翼寫來可放輕。
    為愛淡中多醞藉,卻嫌濃處太分明。

    * 關于濃墨的詩詞 描寫濃墨的詩詞 帶有濃墨的詩詞 包含濃墨的古詩詞(1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