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懷贄大門中,一見歸來話小蓬。坐喜情文渾不薄,退嗟吾道豈憂窮。更將儒術重熙載,要使君心亦欲東。若也銘勛在彝鼎,古今何止一周公。
永和九年暮春日,蘭亭修禊群賢集。含毫欲下意已先,媚日暄風佐搖筆。當時一筆三百字,但說斯文感今昔。誰知已作尤物看,流傳人間天上得。
少年氣宇要自恢,見人賦詩謂為才,出入常將筆裝懷。中年心地要自息,見人哦詩謂為癖,起居常把口掛壁。
渾淪一段輕清氣,天收不盡歸于地。凝者為山融者溪,攬之可使凡骨蛻。主人著亭溪山間,心與溪山相往還。市朝有欲叩以事,魚鳥不容入其關。
吳洲四月尚春衣,日暮停舟轉翠微。又喜清輝山頂見,不妨疏雨樹頭飛。黃鸝入寺渾相識,白月當門恰送歸。灌木陰陰萍沼綠,重游心念故人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