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陰皆平田,濟南附山麓。山窮水泉見,發越遍溪谷。分流繞涂巷,暖氣烝草木。下田滿粳稻,秋成比禾菽。
客心如頭垢,日欲撩千篦。聞人說江南,喜氣吐晴霓。伏枕夢歸路,子規吟翠微。濟南似江南,舊見今不疑。
儒中年最老,獨有濟南生。愛子方傳業,無官自耦耕。竹通山舍遠,云接雪田平。愿作門人去,相隨隱姓名。
少濟南生十歲,與磻溪叟同庚。陳巖方氏耆雋,后村老子師兄。
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嘯咤,思欲解世紛。心隨長風去,吹散萬里云。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
抒情理想
何處可為別,長安青綺門。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臨當上馬時,我獨與君言。風吹芳蘭折,日沒鳥雀喧。
送別歸隱
君思潁水綠,忽復歸嵩岑。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買名。謝公終一起,相與濟蒼生。
崔生自反金陵謫,騎馬復走長安陌。時危頗負經濟才,海內但識文章客。自從盜賊近神京,四海不見煙沙清。黃河流血日慘怛,中原戰骨霜縱橫。
黃綬在腰下,知君非旅行。將書報舊里,留褐與諸生。贈別盡沽酒,惜歡多出城。春風濟水上,候吏聽車聲。
樂府寫景地名春天
遠游既為東魯,遷居又愛南山。齒發自知將老,心懷且欲偷安。舜井溢流陌上,歷山近在城頭。羈旅三年忘去,故園何日歸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