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濟助的詩詞(49首)

    21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2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23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24 《滿庭芳 示門人,令往文登設貧》 元·王處一

    彭李劉哥,三人一志,能和滿縣知交。
    寧心效力,相助各堅牢。
    今日文山去也,設貧會、無論卑高。
    嚴冬苦,迎風冒雪,認取莫辭勞。

    25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26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27 《次忠定史越王丹桂韻》 宋·胡榘

    霧隱森森小山碧,不嫁東風矜國色。
    流芳端自蕊珠仙,曾是先皇親拔識。
    一身便足當三千,氣韻乃在黃香前。
    聊同蕖菊領秋色,不與桃李爭春妍。

    28 《開垣曲山路成》 宋·李建中

    為郡同臥理,民情識我情。
    三秋得公事,一月繞山行。
    砥柱全拋險,黃河日接平。
    周遭到垣曲,尊大近神京。

    29 《越問·舟楫》 宋·孫因

    越人生長澤國兮,其操舟也若神。
    有習流之二千兮,以沼吳而策勛。
    尋笠澤以潛涉兮,北渡淮而會盟。
    擅航烏之長技兮,水犀為之逡巡。

    30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31 《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 明·王祎

    黃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儀矩,藹藹贍文辭。
    峨冠映長鬛,大布以為衣。
    去歲應辟舉,來自盱江湄。

    32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33 《垂虹亭》 宋·王安石

    三江五湖口,地與天不隔。
    日月所蔽虧,東西渺然白。
    漫漫浸北斗,浩浩浮南極。
    誰投此虹蜺,欲濟兩間厄。

    34 《二愛》 宋·陸游

    門外秋水深,日日集鷗鷺;是豈相與期,正以同類故。
    殘年過七十,朋舊半丘墓。
    非吾濟世心,嘆息莫予助。
    人生非金石,去日如脫兔。
    三復東野詩,獨立悲歲暮。

    35 《飯後登東山》 宋·陸游

    飯已茶未成,褰裳步山徑。
    雖云筋力衰,掛杖猶濟勝。
    天高樓塔麗,霜落溝港凈。
    豈惟野實丹,已覺林筍迸,井桐亦強項,葉脫枝愈勁。
    啼鳥久不去,將無助幽興?盤紆穿翠谷,欹仄下危磴。
    所嗟無客來,誰與持塵柄!

    36 《和孔教授》 宋·曾鞏

    治煩方喜眾材同,坐嘯南陽郡閣中。
    幾案有塵書檄簡,里閭無事稻梁豐。
    衣冠濟濟歸儒學,俎豆詵詵得古風。
    幸屈異能來助我,敢將顏色在蜚鴻。

    37 《題三祖山》 宋·王之道

    觀山不憚遠,有癖老增劇。
    是行迫王事,所過飛鳥疾。
    路傍四五祖,不得著腳歷。
    朝來所干集,我愿容自適。

    38 《張丞相生朝二十韻》 宋·張元干

    鳳歷推炎德,宗臣系重輕。
    神開丹扆夢,人向紫巖生。
    昴宿秋旻迥,坤維玉露清。
    風云符感遇,草木畏威名。

    39 《題解禹玉文卷后》 宋·陳造

    平生解公子,器質美無度。
    長加進學鞭,猶后趣時步。
    充腸笠澤書,脫手彈丸句。
    儕輩無爭衡,儒先有延譽。

    40 《送宋叔海郎中總領湖北》 宋·鄭剛中

    余生得奇疾,傲世事矜倨。
    錯落氣少合,指摘心不恕。
    人亦謂可憎,不作朋友數。
    自分與西山,終焉約良俉。

    * 關于濟助的詩詞 描寫濟助的詩詞 帶有濟助的詩詞 包含濟助的古詩詞(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