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濟公傳的詩詞(117首)

    21 《伏聞令公疾愈對見延英,因有賀詩遠封投獻》 唐·薛逢

    吉語云云海外傳,令公疾愈起朝天。
    皇風再扇寰區內,人鏡重開日月邊。
    光啟四門通壽域,深疏萬頃溉情田。
    陪臣自訝迷津久,愿識方舟濟巨川。

    22 《壽鄭制置》 宋·洪咨夔

    昆丘侍郎南霍仙,身騎於菟雪毛韉。
    芙蓉結旌紫云導,望舒參乘豐隆鞭。
    晨朝東華天帝所,班在玉斧茅盈前。
    帝矜下土沸螘垤,往哉為洗中原膻。

    23 《讀士元傳》 宋·孫應時

    老賊狐鬼嘯,漢鼎不復支。
    再世益州牧,忍視宗國危。
    烈烈左將軍,四海聞英姿。
    東北久蕩析,西南天啟之。

    24 《哭蘇眉州崔司業二公》 唐·沈佺期

    渙汗天中發,伶俜海外旋。
    長沙遇太守,問舊幾人全。
    國寶亡雙杰,天才喪兩賢。
    大名齊弱歲,高德并中年。

    古文觀止送別序文

    25 《故右丞相贈太師燕文貞公挽詞二首》 唐·孫逖

    海內文章伯,朝端禮樂英。
    一言興寶運,三入濟群生。
    命與才相偶,年將位不并。
    臺星忽已坼,流慟軫皇情。

    26 《長干釋普濟坐化》 宋·王安石

    投老唯公最故人,相尋長恨隔城闉。
    百年俯依隨薪盡,畫手空傳凈戒身。

    27 《送何濟川為龐公使慶陽席上探得冬字》 宋·司馬光

    幕府遙三舍,傳車乘一封。
    忠深輕遠道,醉暖朱嚴冬。
    圁水猶飛檄,蘆關未滅烽。
    賢侯雖喜士,人得久從容。

    28 《送果州邵公濟分韻得其字》 宋·朱翌

    蓬萊清暑按行歸,卻向西南萬里馳。
    郡繼尊君家有法,學傳乃祖世無師。
    曹劉墻短自今日,班馬香濃如昔時。
    青士在旁知別語,夕陽回首更凄其。

    29 《寄保安軍楊公濟判官》 宋·強至

    高吟絕塞十年前,醉筆才停萬紙傳。
    麟閣主人降健句,雞林官長購精篇。
    舊游散落今誰在,新感縱橫日自憐。
    肝膽不同軀干小,幾時獻畫請開邊。

    30 《依韻和酬楊公濟澄江見寄長句》 宋·強至

    子美幕中贍暇日,喜傳幽事到京華。
    地偏浙水開孤壘,風散江云覆萬家。
    日出魚蝦來早市,潮空鳧雁落晴沙。
    羨君吏隱能終歲,卻恨吾游未有涯。

    31 《和致政王子融侍郎喜昭文龐相公登庸》 宋·宋庠

    感會由來屬俊賢,誰知出處更相先。
    蒲且卷弋冥鴻日,荀令開池浴鳳年。
    佚老疏金催具酒,濟時商楫正橫川。
    高風盛德俱難狀,留與名山信史傳。

    32 《次韻和楊公濟見贈三首》 宋·孔武仲

    虢略先生不諱窮,詠歌堯舜輿時逢。
    傳呼滿道今為使,斂板登門亦見容。
    南浦清波輝玉樹,西齊新釀入金鍾。
    臨分警戒言尤切,似欲驅馳叔夜慵。

    33 《挽中書舍人葉公三首》 宋·陳棣

    久厭承明直,遐宣使驛風。
    乘軺循浙右,持斧肅江東。
    共徯鋒車召,俄驚夜壑空。
    傳家宜令子,濟物有陰功。

    34 《歐陽文忠公挽辭二首》 宋·蘇頌

    道濟三千子,文高二百年。
    朝廷得王佐,經術有師傳。
    筆削書才就,彌綸志未宣。
    平生思潁事,倏忽啟新阡。

    35 《邵公濟求泰定山房十詩·褒勤堂》 宋·蘇籀

    易經傳父子,前后弓帛賁。
    衣缽堂室中,千古發潛秘。

    36 《燭之武退秦師》 先秦·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公從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贊美寫人謀略

    37 《洗兵馬》 唐·杜甫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日報清晝同。
    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喂肉葡萄宮。

    38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39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40 《柳子厚墓志銘》 唐·韓愈

    子厚,諱宗元。
    七世祖慶,為拓跋魏侍中,封濟陰公。
    曾伯祖奭,為唐宰相,與褚遂良、韓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諱鎮,以事母棄太常博士,求為縣令江南。

    古文觀止墓志銘哀悼贊頌

    * 關于濟公傳的詩詞 描寫濟公傳的詩詞 帶有濟公傳的詩詞 包含濟公傳的古詩詞(1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