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濁者的詩詞(178首)
83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84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85
《題石橋》 宋·葉清臣
覺雄示入滅,尊者俱授記。
現彼聲聞身,護此濁惡地。
他方自感通,此地真靈秘。
一路指橋西,誰明導師意。
86
《紀游》 宋·趙廱
古端有奇勝,名巖擬天星。
傳聞輦轂下,往往極口稱。
有為背馳說,曾不如邱陵。
請君勿夸山,恐非動者情。
87
《蘇武慢·智不如愚》 元·凌云翰
智不如愚,辯何如訥,大巧又何如拙。
螳黠蟬癡,鶴長鳧短,總是一番消歇。
逝者如斯,撓之不濁,止水本來明澈。
君試看、云散天開,現出自家秋月。
88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90
《醉義歌》 金朝·寺公大師
曉來雨霽日蒼涼,枕幃搖曳西風香。
困眠未足正展轉,兒童來報今重陽。
吟兒蒼蒼渾塞色,客懷袞袞皆吾鄉。
斂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載空悲傷。
92
《代陳均輔贈馬則賢》 宋·黃樞
江南星渚山水奇,馬家桂子昌于醫。
此心契天雄杰者,滿軒種杏仁間馳。
身雖如蟬蛻濁世,活人遠志傳孫枝。
偶同瓜葛花屏下,梅兄樊弟相追隨。
94
《試茗泉》 宋·陸九韶
邂逅成山行,往往有異景。
奇峰爭呈露,獨不見試茗。
逶迤即道周,澄泓得幽井。
淆之不可濁,凝然如自省。
龜蒙于越來,儻亦煮石鼎。
豈為渴者甘,醯夢當一警。
97
《長干寶塔放光偈》 明·等慈潤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圣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云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98
《美葛子熙》 明·李存
臨川葛生樸且文,負檐有力能辛勤。
家貧妻死母又老,短窗挾策長云云。
忽思句讀送日月,曷若江湖勞骨筋。
高碑大碣處處有,篆楷草行兼八分。
100
《玄潭古劍歌》 明·蘇伯衡
扁舟昔向玄潭過,聞有古劍留巖阿。
欲觀躊躇復不敢,只恐開匣踴躍翻滄波。
此時解后都城里,玉質珠輝那得比。
玄靈外護朱草莖,赤日天中涌湖水。
* 關于濁者的詩詞 描寫濁者的詩詞 帶有濁者的詩詞 包含濁者的古詩詞(1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