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濁流的詩詞(364首)
201
《懷湘江》 明·葛高行文
覽洞庭之流波兮,帝子游乎瀟湘。
神仿佛而忽睹兮,云滃滃而飛揚。
石磕磕而振厓兮,灝長瀾之洋洋。
登巉巖之峻丘兮,攀朻枝而鳥翔。
202
《善權洞》 明·陸師道
善卷讓位尋丹丘,逍遙居此巖之幽。
玉山寶房開瑰麗,茅茨土階寧足留。
重巖磅礴啟三洞,下為邃室高為樓。
樓疑蜃氣化成闕,丹青繚繞虹霓浮。
203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204
《寄題東林寺壁》 明·邵寶
雁門僧避胡塵來,匡廬山中尋講臺。
誰云凈土在西竺,此池自有蓮花開。
蓮花開時千萬朵,江南君臣不疑我。
淵明故是避世人,菊花醉插頭上巾。
205
《玄潭古劍歌》 明·蘇伯衡
扁舟昔向玄潭過,聞有古劍留巖阿。
欲觀躊躇復不敢,只恐開匣踴躍翻滄波。
此時解后都城里,玉質珠輝那得比。
玄靈外護朱草莖,赤日天中涌湖水。
206
《罱泥行》 明·童冀
朝罱泥,暮罱泥,河水澆田河岸低。
吳中有田多鹵斥,河水高于田數尺。
雨淋浪拍岸善崩,歲歲罱泥增岸塍。
載泥船小水易入,船頭踏人船尾立。
208
《古意四首(以下《金昌集》)》 明·王稚登
檻虎不垂頭,籠鶴不委翼。
兔爰雉耿介,牛順而羊逆。
梧桐茂高陵,檉柳主下隰。
物性各有托,焉得相變易。
渭川玉波澄,涇河泥滓流。
為水本同源,清濁不相侔。
悠悠孺子歌,宣尼為遲留。
¤
209
《登會寧原上作》 明·張佳胤
黯淡山城古會州,胡天雙目盡高丘。
春深柳色猶霜雪,日落邊聲起戍樓。
塞雁啼云皆北向,濁河歸漢亦東流。
乘槎豈是窮原使,投筆虛疑定遠侯。
210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12
《東湖》 宋·蘇軾
吾家蜀江上,江水綠如藍。
爾來走塵土,意思殊不堪。
況當岐山下,風物尤可慚。
有山禿如赭,有水濁如泔。
216
《和陶桃花源》 宋·蘇軾
凡圣無異居,清濁共此世。
心閑偶自見,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處,要使六用廢。
桃源信不遠,杖藜可小憩。
217
《蜜酒歌》 宋·蘇軾
真珠為漿玉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甕自生香,蜂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魚吐沫,二日眩轉清光活。
三日開甕香滿城,快瀉銀瓶不須撥。
218
《蜜酒歌(并敘)》 宋·蘇軾
西蜀道士楊世昌,善作蜜酒,絕醇釅。
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遺之。
真珠為漿玉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甕自生香,蜂為耕耘花作米。
* 關于濁流的詩詞 描寫濁流的詩詞 帶有濁流的詩詞 包含濁流的古詩詞(3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