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濁俗的詩詞(139首)

    121 《登大明寺塔》 宋·宋庠

    故歲搖落時,憑高望揚越。
    流光不我與,復此值凋節。
    孤塔踞層岡,仙盤湧漻泬。
    病足攀危梯,寸晷或三歇。

    122 《浩嘆》 宋·宋庠

    鼻濁哀吟倦,空懷浩嘆盈。
    心同注鉤怯,功比畫墁輕。
    俗態驚狙怒,剛腸謝鶩爭。
    淹回江外客,日夕望堯旍。

    123 《題袁才舉明景軒詩》 宋·項安世

    孤竹兩高人,不止一清字。
    平生不念惡,和氣滿天地。
    后來展禽氏,但以和得聲。
    至其不易介,耿耿秋旻清。

    124 《書東遷褚氏壁》 宋·張镃

    風晴舒望綠吹林,艤櫂蒿田曲逕深。
    淳樸山川追古俗,蕭閒林谷許幽尋。
    籯金不必多留子,種德先須善用心。
    動我耕耘平日興,濁醪歸緩肯辭斟。

    125 《擬古(四首)》 明·張羽

    處世如逆旅,生年少至百。
    朱顏易枯槁,鬢發終變白。
    一朝氣息盡,奄然歸幽宅。
    衣裳弗復御,車馬他人得。

    126 《石鼓歌》 明·李東陽

    昔聞石鼓在太學,鼓形穹窿石犖嶨。
    髫年釋褐隨班行,未識研覃與揚搉。
    始官翰林歲分獻,晚以代祀觀尤數。
    我思古人不可見,健筆雄詞兩超卓。

    127 《寄襄邑宰丁陽叔》 宋·孔武仲

    溪上一杯酒,送君今幾時。
    譬如霜林籜,浩蕩從風吹。
    初飄清湘濱,今落濁汴湄。
    蹉跎雖漸老,相見更容怡。

    128 《閑坐有感偶成古風簡劉會之高吉父康司理》 宋·杜范

    虞夏幾百載,繼以周禮樂。
    洋洋雅頌音,后亡前亦作。
    井疆貧富均,薄海詠康樂。
    姬公同圣賢,積累亦不薄。

    129 《送陸君重五首》 宋·方回

    謂生無廉吏,吾猶見此人。
    政聲口碑在,陰德□□新。
    薄俗難開眼,亨途易致身。
    一清當百濁,端肯混光塵。

    130 《次前韻述將歸》 宋·方回

    我雖無絲無竹亦無肉,猶有杜子美萬卷書,猶有陸士衡三間屋。
    作詩寧作郊島之寒瘦,終不屑元輕而白俗。

    131 《清湖小酌得生字》 宋·方回

    泯默抑幽抱,低回挫高情。
    肥遁夙果決,羈旅猶牽縈。
    華摭有舊習,冷嗜無新營。
    醲鮮世所競,褒博日以輕。

    132 《病目》 宋·郭印

    開眼萬象生,闔眼萬象滅。
    生滅本無體,人心妄分別。
    我初病眸子,散漫空花發。
    視物都矇矇,浮云翳秋月。

    133 《和時升種竹韻》 宋·郭印

    何物比君子,猗猗庭前竹。
    直節虛心人不顧,高標雅態自殊俗。
    千畝碧云雖未有,數竿清風也自足。
    興來尋訪不知懶,到處敲門忘檢束。

    134 《小甕瓶》 宋·錢時

    小甕瓶,形模端正玉色明。
    烏聊山邊才百文,見者嘆賞不容聲。
    乃知物無賤與貴,要在制作何如耳。
    輪囷如瓠不脫俗,雖玉萬鎰吾何取。

    135 《春日新浴》 宋·舒岳祥

    白發美青陽,新年試新浴。
    小窗潔而明,板閣密以燠。
    簾垂風絕蹊,湯暖云升屋。
    探手酌溫涼,微微澆背腹。

    136 《緣識》 宋·宋太宗

    妙手彈琴無向束,知之修煉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歸,弦頭制度相催促。
    左手抑揚禁淫邪,右手徘徊堪瞻矚。
    法於天,象於地,

    137 《以校正字學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
    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
    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138 《送虔守楚大夫》 宋·楊時

    象緯辰心次,雄都水濁時。
    經天浮瑞彩,絕代出英姿。
    厚德千金璧,虛懷萬頃陂。
    霜蹄來漢苑,云翮上天池。

    139 《義寧產莼菜中秋大熟副以六絕送楊伯子》 宋·曾豐

    赍芝自可侑仙斟,忌把鮮肥俗味侵。
    羹莼膾鱗清濁混,季鷹猶未是知音。

    * 關于濁俗的詩詞 描寫濁俗的詩詞 帶有濁俗的詩詞 包含濁俗的古詩詞(1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