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流識的詩詞(1437首)
981
《和子瞻東陽水樂亭歌》 宋·蘇轍
君不見武安前堂立曲旃,官高得厚多憂患。
又不見夏侯好妓貧無力,簾箔為衣人莫識。
兩人操行雖不同,辛苦經營實如一。
不如君家激水石中流,聽之有聲百無憂。
982
《送劉長清敏》 宋·蘇轍
汝州太守臥病年,亹亹猶復能清言。
平生雄辯嗟不見,風流尚有曹州存。
歷下東游少相識,歡喜聞君在西邑。
舊知兄弟無凡儔,相逢一笑開顏色。
983
《題李公麟山莊圖〈并敘〉》 宋·蘇轍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云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云。
985
《施崇寧寺馬》 宋·蘇轍
南歸閉門萬事了,病臥常多起常少。
未用田間下澤車,何須櫪上追風驃。
鄉人記我少年日,滇馬為致風前鳥。
三年伏櫪人共怪,馬不能言心可曉。
986
《送元老西歸》 宋·蘇轍
晝錦西歸及早秋,十年太學為親留。
讀詩俛就當年說,答策甘從下第收。
莫嫌簿領妨為學,從此文章始自由。
家有吏師遺躅在,當令耆舊識風流。
989
《李鈞壽花堂〈并敘〉》 宋·蘇轍
尚書郎晉陵李公,秉性直而和,少従道士得養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為南都通守。
其西堂北牖下,池生菖蒲,開花三四,芬馥可愛。
以書占之曰:“此壽考之祥也。
”因名其堂曰“壽花”,而余為作詩記之。
990
《送歐陽辯》 宋·蘇轍
我年十九識君翁,須發白盡顴頰紅。
奇姿云卷出翠阜,高論河決生清風。
我時少年豈知道,因緣父兄愿承教。
文章疏略未足云,舉止猖狂空自笑。
991
《李韻壽花堂》 宋·蘇轍
石上菖蒲十二節,仙人服之好顏色。
根如蟠龍不可得,葉中開花誰復識。
夫子自少讀道書,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轆轤,下入金鼎融為珠。
993
《送呂希道少卿知滁州》 宋·蘇轍
長怪名卿亦坐曹,忽乘五馬列旌旄。
才多莫厭官無事,郡小不妨名自高。
庶子定應牽賦詠,醉翁聊復繼游遨。
試尋苦戰清流下,要識經綸帝業勞。
994
《放閘二首》 宋·蘇轍
畫舫連檣住,清流泛閘平。
忽看銀漢落,仍聽夏雷驚。
正柂遲回久,開頭取次輕。
滯留初一快,奔駛忽如傾。
995
《送張蛻秀才》 宋·楊億
許田流寓因相識,歲歷今移十二辰。
別墅已荒三徑草,素衣猶化九衢塵。
懸瓢顏巷安貧久,泣玉荊山失意頻。
莫向明時便招隱,重來須醉杏園春。
996
《寄王介卿》 宋·曾鞏
憶昨走京塵,衡門始相識。
疏簾掛秋日,客庖留共食。
紛紛說古今,洞不置藩域。
有司甄棟干,度量棄樗櫟。
998
《贈奉議沈遼》 宋·張舜民
鳧脛天生短,鶴脛本來長。
一朝有客欲斷續,二物無地逃悲傷。
吾徒曾匪鳧鶴匹,又取圣賢為學術。
解將軒冕等浮云,寧免儻來并執一。
1000
《禮部尚書洪公挽歌詞》 宋·葛立方
高材博識服簪紳,玉樹瑤林絕點塵。
氏族源流推肉譜,春秋褒貶藉調人。
膝間韻磬傳山水,枰上枯棋戰楚秦。
妙處不傳今已矣,遙瞻遺像淚沾巾。
* 關于流識的詩詞 描寫流識的詩詞 帶有流識的詩詞 包含流識的古詩詞(14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