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流若的詩詞(2070首)

    941 《暖谷詩》 宋·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屈指於今幾百祀,磨崖字字何縱橫。
    相隨棧道倚空險,來者無不毛骨驚。

    942 《開禧丁卯制置使葉寶文團結淮西山水寨四十七》 宋·孔蓋

    專閫威名仰四馳,韜鈴秘鏵快圖披。
    守江不若守淮陰,御故何如料敵奇。
    棋墅無驚惟太傅,風寒能護是良醫。
    投鞭那有流堪斷,屹立長城報主知。

    943 《子猷訪戴》 宋·來梓

    四山搖玉夜光浮,一舸玻璃凝不流。
    若使過門相見了,千年風致一時休。

    944 《慈竹》 宋·樂史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一叢闊婁處,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筍已長,今年筍又生。

    945 《躍馬泉》 宋·李景遹

    南山突兀橫青空,鹿豕禽魚得所宮。
    修鱗于此亦養德,光怪夜發山川紅。
    風云變化化事已矣,獨有崖嶠留馀雄。
    至今山泉脈四溢,噴薄聲撼枯枬楓。

    946 《真味堂》 宋·李之純

    問渠真味若為言,不著鹽梅也自全。
    黿鼎大夫徙染指,曲車公子謾流涎。
    胸中已有五千卷,徽外更聽三兩弦。
    此老清饞何所嗜,宦途嚼蠟已多年。

    947 《寄裴云山》 未知·林正

    南山高且深,竹深帶流水。
    先生廬其中,迥若崆峒子。
    雪發覆兩肩,深悟造化理。
    手注三體詩,名滿四海耳。
    時以詩名家,亦來質疑似。
    我本浪得名,長掛春風齒。
    乃識先生心,非非還是是。

    948 《和府判給事登疊嶂樓喜雨韻》 宋·林宗放

    風流不獨占才名,水鏡冰壺表里清。
    千里溪山娛暇日,一天風雨送秋聲。
    飽聆玉屑霏談塵,燦睹驪珠出管城。
    臥轍遮留能幾日,卷簾煙景若為情。

    949 《祈雨洩潭》 宋·劉佖

    未躍天衢臥寂寥,碧潭流溢海山腰。
    埋藏頭角雖多日,鼓動風雷在一朝。
    既若有心成變化,豈能無意澤枯焦。
    神蹤許為蒼生起,愿擊香車上九霄。

    950 《三高祠》 宋·劉寅

    江流東去日滔滔,誰把功名等一毫。
    若使今人同古調,不應江上只三高。

    951 《秋霜閣》 宋·劉拯

    翰林詩筆振千古,珊瑚照夜橫雕梁。
    高文勝地占江左,我來戴勝初降桑。
    雨師憤郁欲傾注,氣蒸柱礎如迸漿。
    清風執熱逝可濯,定知五月飛秋霜。

    952 《燭》 宋·魯交

    暖煙紅炬雨飄香,珠箔沈沈下建章。
    有焰只憑心一寸,無愁虛滴淚千行。
    流蘇帳里回殘夢,白玉臺邊映宿妝。
    若到蓬山留夜直,金蓮應照佩鏘鏘。

    953 《梅林分韻得作字》 宋·呂商隱

    一樹知獨秀,十里方出郭。
    江流浩清冷,露氣凝凄薄。
    胡為此行色,疲馬外踴躍。
    玄冥正擅令,植物困搖落。

    954 《春日七首》 宋·呂祖謙

    春波無力未勝鷗,夾岸山光翠欲流。
    若使畫成驚顧陸,更教吟出壓曹劉。

    955 《投郭主簿》 宋·羅道成

    白騾代步若奔云,閑人所至留詩跡。
    欲知名姓問源流,請看郴陽山下石。

    956 《震山巖》 宋·羅克開

    身倚層巖興莫窮,若為郁郁在樊籠。
    故人話別傷心里,尊酒論文醉眼中。
    萬井疊鱗煙靄暝,一江如練水云同。
    衛公慷慨風流在,卻愧新詩力未工。

    957 《新亭三首》 宋·馬之純

    新亭見說在山頭,看見江河袞袞流。
    何事后人輕變改,不教遺址且存留。
    憐他一代稱賢相,說此諸人似楚囚。
    若使有人來訪舊,一番人見一番羞。

    958 《懷古》 宋·某庭倚

    宦海漂浮若轉蓬,唯馀訪古意無窮。
    曾觀老柏懷諸葛,今對古柟思鄭公。
    遺憾已隨流水遠,英名仍伴故山雄。
    后來碌碌空千輩,誰許登臨繼此風。

    959 《古詩》 宋·龐謙孺

    初日照池底,游魚戲漣漪。
    落日延西林,蜻蜓弄斜暉。
    忘情體自適,不但禽鳥微。
    以茲慰心胸,富貴如何違。
    舍策看清溪,步屧臨荊扉。
    青天委長流,孤云無所依。
    居然忘物我,身我忽若遺。

    960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 關于流若的詩詞 描寫流若的詩詞 帶有流若的詩詞 包含流若的古詩詞(20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