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流端的詩詞(1073首)

    61 《雙流旅舍》 宋·陸游

    每因髀肉嘆身閑,聊欲勤勞鞍馬間。
    黑黃旗端未免,會沖風雪出榆關。

    62 《端午前一日含笑初折》 宋·楊萬里

    一點瓜香破醉眠,誤他酒客枉流涎。
    如何滴露牛心李,化作垂頭玉井蓮。
    初喜曉光將莞爾,竟羞午影不嫣然。
    忽看吐下金櫻核,蔌蔌聲乾暮葉邊。

    63 《擬玉水記方流詩》 宋·楊萬里

    觀水那無術,曾於往記求。
    是間還韞玉,其外必方流。
    縝栗淵潛久,英華氣上浮。
    清波皆中矩,寶祲直橫秋。
    金海芒相貫,璇源折以幽。
    端如君子德,不病暗中投。

    64 《端午感興》 宋·文天祥

    千金鑄鏡百神愁,功與當年禹服侔。
    荊棘故宮魑魅走,空馀揚子水東流。

    65 《端午感興》 宋·文天祥

    流棹西來恨未銷,魚龍寂寞暗風潮。
    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

    66 《和中甫端午韻不依次》 宋·文天祥

    黃茅古道外,羸馬發南州。
    有客嗤齊魯,何人念楚囚。
    歲年付流水,風雨滿滄洲。
    手把菖莆看,黑頭非所求。

    67 《病間答雜端龐淳之見寄》 宋·宋祁

    廓落彌旬故眼移,居慚君粟養支離。
    綾衾倦夢愁淹臥,星鬢流年報早衰。
    藥劑袪繁催月杵,茗腴供啜嗜春旗。
    迷魂復幹聞清唱,不減巫陽筮些詩。

    68 《和定州端明雪浪齋》 宋·張耒

    中山士馬如云屯,號令惟覺將軍尊。
    熊旗犀甲羅左右,金鉦鳴鼓喧朝昏。
    少年畎畝老為將,誰能復記躬耕村。
    東坡先生事業異,道岐不得安修門。

    69 《代人上潁川韓端明生日》 宋·張耒

    實歷休明運,金貂將相門。
    產材皆巨植,流慶出深源。
    世仰風規舊,公膺戩谷繁。
    人間見麟鳳,天路引鵬鯤。

    70 《贈別李端叔》 宋·黃庭堅

    我觀江南山,如目不受垢。
    憶食江南薇,子獨于我厚。
    在北思江山,如懷冰雪顏。
    千峰上云雨,岑絕何由攀。

    71 《和端式十題·寒溪石》 宋·司馬光

    穹石正嶄巖,寒流更清急。
    霜飛敗葉擁,波濺蒼苔濕。
    溪曾勿劇來,沙鶴方孤立。

    72 《端午帖子詞二十首·皇帝合六首》 宋·歐陽修

    炎暉流爍薰風薰,草木蕃滋德澤均。
    畜藥蠲痾雖故事,使民無疾乃深仁。

    73 《端午帖子詞二十首·三溫成皇后合四首》 宋·歐陽修

    旭日映簾生,流暉槿艷明。
    紅顏易零落,何異此花榮。

    74 《端午帖子·夫人合五首》 宋·歐陽修

    云散風流歲月遷,君恩曾不減當年。
    非因掩面留遺愛,自為難忘窈窕賢。

    75 《鵲橋仙·風流仙客》 宋·無名氏

    風流仙客,文章逸少,復見當年佳婿。
    夤緣端不數瓊姬,向林下、親逢道氣。
    屏開金雀,床鋪繡褥,多羨豪家深意。
    憑誰說阿戎,剩覓取、纏頭利市。

    76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二水車》 宋·梅堯臣

    既如車輪轉,又若川虹飲。
    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
    上傾成下流,損少以益甚。
    漢陰抱甕人,此理未可諗。

    77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三田漏》 宋·梅堯臣

    瓦罌貯溪流,滴作耘田漏。
    不為陰晴惑,用識早暮候。
    辛勤無侵星,簡易在白晝。
    同功以為準,一決不可又。

    78 《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 宋·周必大

    十椽水殿枕湖流,時從東皇御畫舟。
    楚俗不須夸競渡,新荷香處且夷猶。

    79 《胡邦衡端明用癸巳舊韻寵賜佳篇輒續貂為不一》 宋·周必大

    閏六還同載誕辰,壽川方至浩無津。
    位虛左轄民瞻舊,職視西樞睿眷新。
    玉果又沾湯餅客,銀環仍進雪膚人。
    風流富遺誰能并,未害先生道德淳。

    80 《端平三年春帖子詞·皇后閣》 宋·洪咨夔

    太液輕澌泮,溫明霽日融。
    菜流芳荇碧,花頌瑞椒紅。

    * 關于流端的詩詞 描寫流端的詩詞 帶有流端的詩詞 包含流端的古詩詞(10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