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流甚的詩詞(748首)

    321 《摸魚兒(楊教之齊安任)》 宋·鄧剡

    笑平生、布帆無恙,堂堂穩送君去。
    江聲悲壯崖殷血,曾是英雄行處。
    今亦古。
    甚一點東風,天不周郎懷。

    322 《氐州第一(次韻送春)》 宋·趙功可

    楊柳樓深,推夢乍起,前山一片愁雨。
    嫩綠成云,飛紅欲雪,天亦留春不住。
    借問東風,甚飄泊、天涯何許。
    可惜風流,三生杜牧,少年張緒。

    323 《漢宮春(題西山玉隆宮)》 宋·詹玉

    吟發蕭蕭。
    正古槎秋入,河漢銀濤。
    紅云甚家院落,一片笙簫。
    晉時言語,問何人、還肯逍遙。

    324 《桂枝香(題寫韻軒)》 宋·詹玉

    紫薇花露,瀟灑作涼云,點商勾羽。
    字字飛仙,下筆一簾風雨。
    江亭月觀今如許。
    嘆飄零、墨香千古。

    325 《一萼紅》 宋·詹玉

    泊沙河。
    月鉤兒掛浪,驚起兩魚梭。
    淺碧依痕,嫩涼生潤,山色輕染修蛾。
    釣船在、綠楊陰下,驀聽得、扇底有吳歌。

    思國憑吊抒懷感慨

    326 《摸魚兒(登鳳凰臺)》 宋·梁棟

    枕寒流、碧縈衣帶,高臺平與云倚。
    燕來鶯去誰為主,磨滅謫仙吟墨。
    愁思里。
    待說與山靈,還又羞拈起。

    327 《摸魚兒(登鳳凰臺)》 宋·梁棟

    枕寒流、碧縈衣帶,高臺平與云倚。
    燕來鶯去誰為主,磨滅謫仙吟墨。
    愁思里。
    待說與山靈,還又羞拈起。

    景點寫景寫人抒情

    328 《木蘭花慢(汴京)》 宋·李琳

    蕊珠仙馭遠,橫羽葆、簇霓旌。
    甚鸞月流輝,鳳云布彩,翠繞蓬瀛。
    舞衣怯環佩冷,問梨園、幾度沸歌聲。
    夢里芝田八駿,禁中花漏三更。

    329 《水龍吟(浮翠山房擬賦白蓮)》 宋·呂同老

    素肌不污天真,曉來玉立瑤池里。
    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
    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
    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330 《滿庭芳(影)》 宋·楊樵云

    只道空煙,又疑流水,依依卻是行云。
    了然相對,又是夢紛紜。
    半面春風圖畫,黃金在、難鑄昭君。
    溪橋斷,梅花晴雪,端的白三分。

    婉約思念歌妓

    331 《滿江紅(雨中有懷)》 宋·蕭允之

    冷逼疏簾,渾不似、今春寂寞。
    風雨橫,賞心歡事,總如云薄。
    柳眼花須空點綴,鶯情蝶思應蕭索。
    但繞庭、流水碧潺潺,車音邈。

    332 《齊天樂(嚴縣尹度上和李觀我韻)》 宋·劉天迪

    瑞麟香軟飛瑤席,吟仙笑陪歡宴。
    桐影吹香,梅陰弄碧,一味微涼堪薦。
    停杯緩勸。
    記羅帕求詩,琵琶遮面。

    333 《念奴嬌(瑞香)》 宋·劉景翔

    甚情幻化,似流酥圍暖,酣春嬌寐。
    不數錦篝烘古篆,沁入屏山沈水。
    笑吐丁香,紫綃襯粉,房列還同蒂。
    翠球移影,媚人清曉風細。

    334 《水龍吟(春夢)》 宋·曾允元

    日高深院無人,楊花撲帳春云暖。
    回文未就,停針不語,繡床倚遍。
    翠被籠香,綠鬟墜膩,傷春成怨。
    盡云山煙水,柔情一縷,又暗逐、金鞍遠。

    335 《望梅詞》 宋·善珍

    寸陰堪惜。
    趁身強健去,結茅蒼壁。
    錯料事,臨老方知,國師與高僧,二途俱失。
    識字吟詩,敵不得、死生何益。

    寫人離別抒情思鄉愁緒

    336 《綺懷十六首》 清·黃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輕,得人憐處最分明。
    千圍步障難藏艷,百合葳蕤不鎖情。
    朱鳥窗前眉欲語,紫姑乩畔目將成。
    玉鉤初放釵初墮,第一銷魂是此聲。

    古詩三百首愛國壯志

    337 《一枝花·不伏老》 元·關漢卿

    〔一枝花〕攀出墻朵朵花,折臨路枝枝柳。
    花攀紅蕊嫩,柳折翠條柔,浪子風流。
    憑著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殘柳敗休。
    半生來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臥柳。

    散曲抒情生活

    338 《臨江仙·寒柳》 清·陳維崧

    自別西風憔悴甚,凍云流水平橋。
    并無黃葉伴飄飄。
    亂鴉三四點,愁坐話無憀。
    云壓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燒。
    好留蠻樣到春宵。
    三眠明歲事,重斗小樓腰。

    婉約詠物柳樹

    339 《浪淘沙·曹溪驛折桃花一枝數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清·左輔

    水軟櫓聲柔,草綠芳洲,碧桃幾樹隱紅樓。
    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鄉夢不曾休,惹甚閑愁?忠州過了又涪州。
    擲與巴江流到海,切莫回頭。

    婉約桃花思鄉

    340 《問說》 清·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

    小學文言文學習哲理

    * 關于流甚的詩詞 描寫流甚的詩詞 帶有流甚的詩詞 包含流甚的古詩詞(7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