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流水心的詩詞(2430首)
603
《寄常州簿鄭宗仁》 宋·連文鳳
玉立蓬萊問淺深,仙裾不受海塵侵。
千年愛護神龍骨,萬里凄涼老鶴心。
夜月照愁低草色,秋風吹淚哭松陰。
錢塘流水情何限,誰采蘋花學越吟。
604
《黃海雜興》 清·余鴻
浮云變幻豈無心,閑看云飛酒自斟。
雙壁如門霞是障,群峰拔地筍成林。
雪依片石留鴻爪,臺峙層巒理素琴。
鐘子難逢誰識我,高山流水慕知音。
607
《寄施蕓隱》 宋·崔復初
驚見門前柳又陰,江湖何日可山林。
未能成事空豪氣,恐易傷時休苦吟。
魚信不來流水遠,雁聲低去暮云深。
而今甚覺春游懶,靜看中庸養道心。
609
《題汪水云詩卷》 宋·黃居仁
馬上琵琶不復琴,龍荒吊古獨遺音。
西風金掌吹清淚,落日銅駝折寸心。
杜子但傷鵑血化,蘇卿豈料雁書沉。
當時痛哭無人哭,千載江流轉恨深。
610
《廣勝寺》 宋·藍諫礬
一上危亭倚翠微,曠然懷抱失塵機。
天遙流水分明去,野闊輕云自在飛。
歲景又看梅已落,鄉心還見雁將歸。
紛紛戰國無窮事,今日誰能說是非。
611
《客懷》 宋·李燾
寂寞三秋節,凄涼萬里風。
關河盡形勝,人物幾英雄。
秦葉隨流水,周禾滿故宮。
此心懸象闕,夢繞浙西東。
613
《寄裴云山》 未知·林正
南山高且深,竹深帶流水。
先生廬其中,迥若崆峒子。
雪發覆兩肩,深悟造化理。
手注三體詩,名滿四海耳。
時以詩名家,亦來質疑似。
我本浪得名,長掛春風齒。
乃識先生心,非非還是是。
614
《寄趙東閣》 宋·盧方春
棧閣傳鈴夜已深,下方方沸管弦音。
霜飛初氣侵清坐,月耿斜暉促苦吟。
蓍草只知浮世呈,燈花難說隱人心。
依然流水高山意,我欲從之學鼓琴。
615
《黃鶴樓》 宋·盧郢
黃鶴何年去杳冥,高樓千載倚江城。
碧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傳三峽聲。
柳暗西州供聘望,草芳南浦遍離情。
登臨一晌須回首,看卻鄉心萬感生。
616
《小說引子》 宋·羅燁
靜坐閑窗對短檠,曾將往事廣搜尋。
也題流水高山句,也賦陽春白雪吟。
世上是非難入耳,人間名利不關心。
編成風月三千卷,散與知音論古今。
617
《游黃山》 宋·石應孫
山川形勝雄江東,九華輝映天都峰。
傳聞早已湯胸臆,恨不插翼長相從。
朅來隨牒官秋浦,城郭奔馳厭塵土。
絜家捧檄過臨城,偷閑兩作煙霞主。
619
《偈十六首》 宋·釋行瑛
去年逢表春,朱顏映桃李。
今年逢青春,白發壓雙耳。
人生七十年,疾若東流水。
不了本來心,生死何由離。
620
《東溪閑居示眾偈》 宋·釋行瑛
聯絡藤蘿一徑,行窮始到松門。
籬畔野華不艷,堂前流水非喧。
午飯龍離鐵缽,夜深月落金盆。
此是真修行處,何人得意忘言。
* 關于流水心的詩詞 描寫流水心的詩詞 帶有流水心的詩詞 包含流水心的古詩詞(24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