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流戍的詩詞(241首)

    121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122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123 《浣溪沙·詠五更和湘真韻》 清·納蘭性德

    微暈嬌花濕欲流,簟紋燈影一生愁。
    夢回疑在遠山樓。
    殘月暗窺金屈戍,軟風徐蕩玉簾鉤。
    待聽鄰女喚梳頭。

    寫景抒情

    124 《書憤二首》 宋·陸游

    白發蕭蕭臥澤中,只憑天地鑒孤忠。
    厄窮蘇武餐氈久,憂憤張巡嚼齒空。
    細雨春蕪上林苑,頹垣夜月洛陽宮。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抒懷壯志未酬憤懣

    125 《段太尉逸事狀》 唐·柳宗元

    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
    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
    邠人偷嗜暴惡者,卒以貨竄名軍伍中,則肆志,吏不得問。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殺孕婦人。

    敘事贊美寫人

    126 《吊古戰場文》 唐·李華

    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
    河水縈帶,群山糾紛。
    黯兮慘悴,風悲日曛。
    蓬斷草枯,凜若霜晨。

    古文觀止戰爭吊古傷今憂國憂民

    127 《胡笳十八拍》 兩漢·蔡文姬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

    敘事長詩感傷人生樂曲

    128 《過小孤山大孤山》 宋·陸游

    八月一日,過烽火磯。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當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拋江過其下,嵌巖竇穴,怪奇萬狀,色澤瑩潤,亦與它石迥異。

    游記寫景抒情

    129 《賣鹽婦》 元·楊維楨

    賣鹽婦,百結青裙走風雨。
    雨花灑鹽鹽作鹵,背負空筐淚如縷。
    三日破鐺無粟煮,老姑饑寒更愁苦。
    道旁行人因問之,試淚吞聲為君語:

    130 《封建論》 唐·柳宗元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論述政治

    131 《胡笳十八拍》 魏晉·蔡琰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

    人生

    132 《蕙蘭芳引 秋思》 宋·張玉娘

    星轉曉天,戍樓聽、單于吹徹。
    擁翠被香殘,霜杵尚喧落月。
    楚江夢斷,但帳底、暗流清血。
    看臂銷金釧,一寸眉交千結。

    133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唐·沈佺期

    盧家少婦郁金香,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閨怨思念唐詩三百首

    134 《打冰詞》 清·吳偉業

    北河風高水生骨,玉壘銀橋堆幾尺。
    新戍云中千騎馬,橫津直渡無行跡。
    下流湍悍川途開,吹笳官舫從南來。
    帆檣山齊排浪進,牽船百丈聲如雷。

    135 《庚子八月八日再游東山寺》 宋·韓縝

    蜀師當日戍黃金,此地由來險阻深。
    漾水東流自紆直,泰山北望正嵚崯。
    涼風肅物初秋意,膏澤愆期旦書陰。
    同是天涯未歸客,荒煙斜日正登臨。

    136 《送時漕大卿淮四檢法》 宋·崔與之

    卿月高華照楚墟,澄清雅意見登車。
    星分屯壘云中戍,風引艅艎塞下儲。
    十二聚民行惠政,三千議獄謹刑書。
    最聲烜赫流聰纊,圣詔今朝下玉除。

    137 《平山堂》 宋·杜東

    平山堂下水云重,孤笛凄涼淡月中。
    不見龍蛇飛素壁,只科狐兔戍離宮。
    仙翁已逐風流盡,世事俱隨夢幻空。
    廣武無人同此意,慨然上月淚臨風。

    138 《出遼后(三首)》 唐·周祚

    遼河亙千古,西從桑乾來。
    巫閭復中斷,磧戍乃南回。
    胡人下飲馬,箭血流高臺。
    寒云晝不張,白沙積崔嵬。
    彎弓行伍兒,饑寒手不開。
    愿言東至海,相越隔龍堆。

    139 《水龍吟 籌堂壽日》 元·李俊明

    一朝衣錦歸來,高門不負于公望。
    恍然如舊,黃流萬里,太行千丈。
    只比當時,添些氣勢,減些風浪。
    記采薇戍罷,分茅議定,凱歌動,聲悲壯。

    140 《霽夜》 宋·孔平仲

    寂歷簾櫳深夜明,睡回清夢戍墻鈴。
    狂風送雨已何處?淡月籠云猶未醒。
    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
    明朝準擬南軒望,洗出廬山萬丈青。

    * 關于流戍的詩詞 描寫流戍的詩詞 帶有流戍的詩詞 包含流戍的古詩詞(2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