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洪枝的詩詞(104首)

    21 《洪士龍以洪舜俞考功所作竹洲精舍記見問》 宋·魏了翁

    考功記竹洲,所業在淇奧。
    謂學與自修,此何取於竹。
    士龍來諗余,試請言其目。
    天地之大端,松篁受命獨。

    22 《洪城沈運干新園三首》 宋·程公許

    柏梢結翠斗尖新,未問花枝插寶瓶。
    最好狻猊對雛鳳,向人翔躍似天成。

    23 《洪長老惠藤杖》 宋·姚勉

    高僧挑月一枝藤,惠我登山腳便輕。
    澒洞風塵豺虎惡,從今險路穩支撐。

    24 《次韻茂洪覓蠟梅》 宋·張镃

    世路嵚崯費折枝,退耕非我更其誰。
    真花似假無心詠,只誦涪翁舊日詩。

    25 《次韻答潘茂洪桂花見懷》 宋·張镃

    藉使音書少,何妨好尚通。
    看花雖各自,覓句卻相同。
    嚼蕊晨煙里,搴枝夜月中。
    亦曾湖上坐,香底水精宮。

    26 《即席次潘茂洪韻》 宋·張镃

    我恨填胸三斗塵,略無警句可留春。
    煙云空外吹成鶴,梅杏枝頭長就人。
    但解時中心獨廢,自然隨處樂常新。
    諸公要識居園法,第一先教懶是真。

    27 《次洪內翰十月桃韻三首》 宋·裘萬頃

    千紅萬蕊彫零盡,安得枝頭數點紅。
    疑是神人寫春色,鎮長留影在屏風。

    28 《次洪內相雙竹韻三首》 宋·裘萬頃

    延平兩龍幾年臥,欻爾化作寒枝雙。
    春檜長松皆敵國,會須因壘一時降。

    29 《次洪內相雙竹韻三首》 宋·裘萬頃

    嬋娟兩枝翠可掬,絕勝白璧南金雙。
    留與先生作椽筆,詩壇八面受人降。

    30 《題古洪周君會梅閣》 宋·艾性夫

    此花不受俗人知,為汝移家亦絕奇。
    至冷淡中參古意,極高明處見南枝。
    棟簾相望滕王屋,風月重添水部詩。
    夢入梨云香不斷,有人攜笛倚闌吹。

    31 《次韻陶幾道觀洪積仁詩編》 宋·陳棣

    令尹韜潛藏六龜,逸韻長憂兒輩知。
    剡藤敲水琢玉板,月兔脫潁供毛錐。
    冥搜豈但夢春草,招隱昔嘗吟桂枝。
    江山駿奔來筆下,疑有神助非人為。

    32 《東湖晚步洪恩橋海棠洞三首》 宋·陳杰

    雪前一枝玉出墻,獨立小橋風信香。
    爛霞晴日炙蔫錦,十里輭紅人若狂。

    33 《別洪山預和尚》 宋·釋正覺

    般游念未穩,又別住山人。
    雁影水中字,云心江上賓。
    同條如是住,千里亦成鄰。
    深翠一枝璽,腐紅五合陳。
    回途登鳥道,華木故園春。

    34 《次韻洪谷瑞模臨皋亭四畫》 宋·蘇籀

    退筆殘煤作冢池,庶幾極力更前追。
    尋源巴峽濤瀧派,得骨柯山鐵樹枝。
    京口風云隨叱咤,渭川霆電掃端欹。
    刻舟事往何嗟及,拙目高心付黠癡。

    35 《捕盜至栗洪嶺下道人庵滯留數日遣興》 宋·喻良能

    亂山深處小溪隈,夏木陰陰水半回。
    風岸欹斜對青竹,雨枝低重弄黃梅。
    濃愁難辦新詩語,吉耗聊傾濁酒杯。
    戲彩老人須強飯,玉鉤才吐即歸來。

    36 《樂府雜曲·鼓吹鐃歌·靖本邦》 唐·柳宗元

    本邦伊晉,惟時不靖。
    根柢之搖,枝葉攸病。
    守臣不任,勩于神圣。
    惟鉞之興,翦焉則定。
    洪惟我理,式和以敬。
    群頑既夷,庶績咸正。
    皇謨載大,惟人之慶。

    37 《同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 唐·儲光羲

    仆人理車騎,西出金光逵。
    蒼蒼白帝郊,我將游靈池。
    太陰連晦朔,雨與天根違。
    凄風披田原,橫污益山陂。

    38 《贈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臨大澤,正月蘆花干。
    陽色薰兩崖,不改青松寒。
    士賢守孤貞,古來皆共難。
    明君錯甚才,臺上飛三鸞。

    39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40 《上云樂》 唐·李白

    金天之西,白日所沒。
    康老胡雛,生彼月窟。
    巉巖容儀,戍削風骨。
    碧玉炅炅雙目瞳,黃金拳拳兩鬢紅。

    樂府敘事神話

    * 關于洪枝的詩詞 描寫洪枝的詩詞 帶有洪枝的詩詞 包含洪枝的古詩詞(1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