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洪名的詩詞(298首)

    161 《楚妃嘆》 魏晉·石崇

    蕩蕩大楚。
    跨土萬里。
    北據方城。
    南接交趾。

    162 《代挽何知縣二首》 宋·陳耆卿

    一第聲名動冕旒,淵源家學自梁丘。
    誰知雨化青衿日,最解風馳紫塞秋。
    幕府石洪嗟不作,河陽潘岳竟成要。
    雁行無復云邊訊,愁絕萱堂正白頭。

    163 《念奴嬌·山之天目》 宋·牟巘

    山之天目,蔚苕嶢、第一最佳泉石。
    見說老龍高臥處,正擁深深寒碧。
    獨閟云扉,人思霖雨,未許無心出。
    蒼崖赤子,而今誰為蘇息。

    164 《拜石壇詩》 未知·袁華

    眉山三蘇宋儒宗,長公矯矯人中龍。
    南遷儋耳西赤壁,文章光焰超洪濛。
    快哉之亭雪初霽,領客登覽山川雄。
    自云平生不解飲,胡乃一舉觥船空。

    165 《奉寄趙伯器參政尹時中員外五十韻》 元·王逢

    詔立淮南省,符張閫外兵。
    風雷朝煥發,牛斗夜精明。
    參政材超偉,元僚器老成。
    武林多樹政,禁御舊蜚英。

    166 《酹江月》 元·劉處玄

    隴西余慮,到濰陽秦臺,空來空去。
    貴府推官同太守,相訪臨歸叮囑。
    壬戌新正,欲邀到府,未見先生許。
    處玄重答,這里元宵亦做。

    167 《拋球樂·細開根基妙道》 元·長筌子

    細開根基妙道,幾人深知。
    自大樸初分,剖散洪ㄨ,畫八卦帝尊伏犧。
    辨百草、功顯神農,播稼穡、德布華夷。
    次后運啟軒轅,圣明宣教,諸方吐瑞芝。

    168 《洞仙歌 送張宗師捧香》 元·滕賓

    醉騎黃鵠,飛下紅云島。
    鐵笛吹寒洞天曉。
    被人間識破,惹起虛名,驚宇宙,一笑天高月小。
    仙槎人去后,殿上班頭,除卻洪崖總年少。

    169 《水調歌頭·大藥金丹祖》 元·林轅

    大藥金丹祖,混質未分前。
    剛柔剖判,異名同出汞和鉛。
    會得道窮物返,煉此華池神水,推類合其玄。
    二八正關鍵,夫婦再團圓。

    170 《御史中丞秦公》 宋·靖康小雅

    天崩地陷,革我洪圖。
    孰敢爭之,維時醇儒。
    祈復明辟,義在捐軀。
    猛虎垂涎,遂捋其須。
    驪龍不睡,乃探其珠。
    身赴沙漠,名振九區。

    171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172 《小孤山》 宋·蔡齊

    大孤之石衡且修,青青長在湖之頭。
    小孤之石銳以高,削立江崖當洪濤。
    滔滔逝水東流去,兩石崔嵬屹天柱。
    蜀巴之源浩沄沄,壯哉此誠江海門。

    173 《融州老君洞敕賜真仙巖之圖》 宋·杜應然

    古號黔南今號融,真仙第一勝高嵩。
    仙關標榜門增麗,圣像威靈民名崇。
    帝賜御書藏寶閣,天生石像老仙翁。
    瓶爐羅列非雕琢,幢蓋周圍奪巧工。

    174 《奉別唐寺丞丈一首》 宋·度正

    正家巴山陽,占田才百畝。
    春秋自耕稼,亦足糊其口。
    中年或水旱,采蕨充飯糗。
    四壁固屢空,滿屋貯蝌蚪。

    175 《箴仲殊》 宋·孚禪師

    大道久凌遲,正風還陊隳。
    無人整頹綱,目亂空傷悲。
    卓有出世士,蔚為人天師。
    文章通造化,動與王公知。

    176 《浮碇岡》 宋·傅烈

    洪水未必能流山,別島安得居人間。
    扶桑夜半光吐焰,銅龍白晝飛塵寰。
    初聞其事驚且異,傳言豈或流千蠻。
    試將圖牒為考訂,山中記載皆班班。

    177 《詠豫章蕉葉素扇》 宋·鞏豐

    寶月乘鸞空復情,頗嫌攜重愛攜輕。
    犀皮赤柄終傷俗,細骨洪蕉竟入清。
    格調不殊蒲處士,工夫全藉楮先生。
    文饒空賦桐花鳳,絢麗虛成畫史名。

    178 《題涪翁亭》 宋·黃然

    清音妙絕東坡老,方響名高太史公。
    水繞烏尤談笑外,江連洪雅畫圖中。

    179 《詩美校書郎彭方迥》 宋·黃莊

    廬陵間氣歐陽公,宗主文脈魁蘭宮。
    給紀詔來簡眷濃,職居館閣譽望隆。
    圣明天子是仁宗,拔賢招俊萃群工。
    希文何為去匆匆,諫官不言祗蔽蒙。

    180 《贈學者》 宋·李衡

    學詩如參禪,初不在言句。
    傴僂巧承蜩,梓慶工削鋸。
    借問孰師承,妙處應自悟。
    向來大江西,洪徐暨韓呂。

    * 關于洪名的詩詞 描寫洪名的詩詞 帶有洪名的詩詞 包含洪名的古詩詞(2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