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洞知的詩詞(1367首)

    21 《送張尊師歸洞庭》 唐·許渾

    能琴道士洞庭西,風滿歸帆路不迷。
    對岸水花霜后淺,傍檐山果雨來低。
    杉松近晚移茶灶,巖谷初寒蓋藥畦。
    他日相思兩行字,無人知處武陵溪。

    22 《洞庭寄所思》 唐·趙嘏

    日斷蘭臺空望歸,錦衾香冷夢來稀。
    書中自報刀頭約,天上三看破鏡飛。
    孤浪謾疑紅臉笑,輕云忽似舞羅衣。
    遙知不語坐相憶,寂寞洞房寒燭微。

    23 《洞庭驛樓雪夜宴集,奉贈前湘州張員外》 唐·李群玉

    昔與張湘州,閑登岳陽樓。
    目窮衡巫表,興盡荊吳秋。
    擲筆落郢曲,巴人不能酬。
    是時簪裾會,景物窮冥搜。

    24 《太湖詩·入林屋洞》 唐·皮日休

    齋心已三日,筋骨如煙輕。
    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
    連亙三十六,各各為玉京。

    25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入林屋洞》 唐·陸龜蒙

    知名十小天,林屋當第九。
    題之為左神,理之以天后。
    魁堆辟邪輩,左右專備守。
    自非方瞳人,不敢窺洞口。

    26 《城東寓居寄知己》 唐·張喬

    花木閑門苔蘚生,浐川特去得吟情。
    病來久絕洞庭信,年長卻思廬岳耕。
    落日獨歸林下宿,暮云多繞水邊行。
    干時退出長如此,頻愧相憂道姓名。

    27 《仙子洞中有懷劉阮》 唐·曹唐

    不將清瑟理霓裳,塵夢那知鶴夢長。
    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間無路月茫茫。
    玉沙瑤草連溪碧,流水桃花滿澗香。
    曉露風燈零落盡,此生無處訪劉郎。

    28 《題武陵洞五首》 唐·曹唐

    此生終使此身閑,不是春時且要還。
    寄語桃花與流水,莫辭相送到人間。
    溪口回舟日已昏,卻聽雞犬隔前村。
    殷勤重與秦人別,莫使桃花閉洞門。

    29 《甲子歲夏五月自長沙抵醴陵貴就深僻以便疏慵…聊寄知心》 唐·韓偓

    職在內庭宮闕下,廳前皆種紫微花。
    眼明忽傍漁家見,魂斷方驚魏闕賒。
    淺色暈成宮里錦,濃香染著洞中霞。
    此行若遇支機石,又被君平驗海槎。

    30 《游洞庭湖》 唐·裴說

    楚云團翠八百里,澧蘭吹香墮春水。
    白頭漁子搖蒼煙,鸂鶒眠沙曉驚起。
    沙頭龍叟夜嘆憂,鐵笛未響春風羞。

    31 《游洞庭湖》 唐·裴說

    楚云團翠八百里,澧蘭吹香墮春水。
    白頭漁子搖蒼煙,鸂鶒眠沙曉驚起。
    沙頭龍叟夜嘆憂,鐵笛未響春風羞。

    32 《訪洞神宮邵道者不遇》 唐·李中

    閑來仙觀問希夷,云滿星壇水滿池。
    羽客不知何處去,洞前花落立多時。

    33 《送鄒尊師歸洞庭》 唐·楊夔

    眾島在波心,曾居舊隱林。
    近聞飛檄急,轉憶臥云深。
    賣藥唯供酒,歸舟只載琴。
    遙知明月夜,坐石自開襟。

    寫景懷古

    34 《送鄒尊師歸洞庭》 唐·楊夔

    眾島在波心,曾居舊隱林。
    近聞飛檄急,轉憶臥云深。
    賣藥唯供酒,歸舟只載琴。
    遙知明月夜,坐石自開襟。

    樂府寫人贊美忠貞

    35 《自紫陽觀至華陽洞,宿侯尊師草堂簡同游》 唐·李延陵

    石林媚煙景,句曲盤江甸。
    南向佳氣濃,峰峰遙隱見。
    漸臨華陽口,微路入蔥蒨.七曜懸洞宮,五云抱山殿。
    銀函意誰發,金液徒堪薦。

    36 《杪秋洞庭懷王道士》 唐·謝太虛

    漂泊日復日,洞庭今更秋。
    青桃亦何意,此夜催人愁。
    惆悵客中月,裴回江上樓。
    心知楚天遠,目送滄波流。

    37 《送鄒尊師歸洞庭(一作楊達詩)》 唐·楊逵

    眾島在波心,曾居舊隱林。
    近聞飛檄急,轉憶臥云深。
    賣藥唯供酒,歸舟只載琴。
    遙知明月夜,坐石自開襟。

    唐詩三百首擬古戍邊豪俠戰爭

    38 《投知己》 唐·皎然

    若為令憶洞庭春,上有閑云可隱身。
    無限白云山要買,不知山價出何人。

    39 《奉應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庭三山歌》 唐·皎然

    道流跡異人共驚,寄向畫中觀道情。
    如何萬象自心出,而心澹然無所營。
    手援毫,足蹈節,披縑灑墨稱麗絕。

    閨怨思念

    40 《奉同顏使君真卿清風樓賦得洞庭歌送吳煉師歸林屋洞》 唐·皎然

    名山洞府到金庭,三十六洞稱最靈。
    不有古仙啟其秘,今日安知靈寶經。
    中山煉師棲白云,道成仙秩號元君。

    * 關于洞知的詩詞 描寫洞知的詩詞 帶有洞知的詩詞 包含洞知的古詩詞(13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