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洞心的詩詞(1356首)

    41 《奉應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庭三山歌》 唐·皎然

    道流跡異人共驚,寄向畫中觀道情。
    如何萬象自心出,而心澹然無所營。
    手援毫,足蹈節,披縑灑墨稱麗絕。

    閨怨思念

    42 《酬洞庭陳秀才》 唐·齊己

    何必要識面,見詩驚苦心。
    此門從自古,難學至如今。
    青草湖云闊,黃陵廟木深。
    精搜當好景,得即動知音。

    43 《寄李洞秀才》 唐·齊己

    到處聽時論,知君屈最深。
    秋風幾西笑,抱玉但傷心。
    野水翻紅藕,滄江老白禽。
    相思未相識,聞在蜀中吟。

    44 《寄李洞秀才》 唐·齊己

    到處聽時論,知君屈最深。
    秋風幾西笑,抱玉但傷心。
    野水翻紅藕,滄江老白禽。
    相思未相識,聞在蜀中吟。

    45 《荊門夏日寄洞山節公》 唐·齊己

    湖光搖翠木,靈洞疊云深。
    五月經行處,千秋檜柏陰。
    山形臨北渚,僧格繼東林。
    莫惜相招信,余心是此心。

    46 《泊洞庭》 唐·虛中

    槐柳未知秋,依依館驛頭。
    客心俱念遠,時雨自相留。
    浪沒貨魚市,帆高賣酒樓。
    夜來思展轉,故里在南州。

    47 《寄白龍洞劉道人》 唐·呂巖

    玉走金飛兩曜忙,始聞花發又秋霜。
    徒夸篯壽千來歲,也是云中一電光。
    一電光,何太疾,百年都來三萬日。

    48 《贈呂洞賓》 唐·鐘離權

    知君幸有英靈骨,所以教君心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宮,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遇真訣,須要執持心猛烈。

    49 《贈呂洞賓》 唐·鐘離權

    知君幸有英靈骨,所以教君心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宮,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遇真訣,須要執持心猛烈。

    50 《行路難·洞庭水上一》 南北朝·吳均

    洞庭水上一株桐,經霜觸浪困嚴風。
    昔時抽心耀白日,今旦臥死黃沙中。

    51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 宋·柳永

    洞房記得初相遇。
    便只合、長相聚。
    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
    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

    宋詞精選婉約女子傷春懷人

    52 《兩同心(二之一·大石調)》 宋·柳永

    嫩臉修蛾,淡勻輕掃。
    最愛學、宮體梳妝,偏能做、文人談笑。
    綺筵前。
    舞燕歌云,別有輕妙。
    飲散玉爐煙裊。
    洞房悄悄。
    錦帳里、低語偏濃,銀燭下、細看俱好。
    那人人,昨夜分明,許伊偕老。

    豪放愛國懷古

    53 《洞仙歌(中呂調)》 宋·柳永

    佳景留心慣。
    況少年彼此,風情非淺。
    有笙歌巷陌,綺羅庭院。
    傾城巧笑如花面。

    54 《洞仙歌(仙呂調)》 宋·柳永

    乘興,閑泛蘭舟,渺渺煙波東去。
    淑氣散幽香,滿蕙蘭汀渚。
    綠蕪平畹,和風輕暖,曲岸垂楊,隱隱隔、桃花圃。
    芳樹外,閃閃酒旗遙舉。

    55 《洞仙歌》 宋·柳永

    嘉景,向少年彼此,爭不雨沾云惹。
    奈傅粉英俊,夢蘭品雅。
    金絲帳暖銀屏亞。
    并粲枕、輕偎輕倚,綠嬌紅姹。

    56 《洞天春》 宋·歐陽修

    鶯啼綠樹聲早。
    檻外殘紅未掃。
    露點真珠遍芳草。
    正簾幃清曉。
    秋千宅院悄悄。
    又是清明過了。
    燕蝶輕狂,柳絲撩亂,春心多少。

    57 《洞仙歌令》 宋·歐陽修

    情知須病,奈自家先肯。
    天甚教伊恁端正。
    憶年時、蘭棹獨倚春風,相憐處、月影花相映。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

    58 《洞仙歌》 宋·晏幾道

    春殘雨過,綠暗東池道。
    玉艷藏羞媚赪笑。
    記當時、已恨飛鏡歡疏,那至此,仍苦題花信少。
    連環情未已,物是人非,月下疏梅似伊好。

    59 《洞仙歌》 宋·晁端禮

    眼來眼去,未肯分明道。
    有意于人甚不早。
    謾教我、心下終日懸懸,星□事,知他何時是了。
    幾回猜伊意,也是難為,擬待偷憐又膽小。

    送別序文

    60 《洞仙歌·雪云散盡》 宋·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間意味最深。
    至鶯花爛漫時,則春已衰遲,使人無復新意。
    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無后時之悔。
    雪云散盡,放曉晴池院。

    宋詞三百首春天詠物迎春

    * 關于洞心的詩詞 描寫洞心的詩詞 帶有洞心的詩詞 包含洞心的古詩詞(13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