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洞心的詩詞(1356首)
562
《寄臨海姚中丞》 唐·杜荀鶴
夏辭旌旆已秋深,永夕思量淚滿襟。
風月易斑搜句鬢,星霜難改感恩心。
尋花洞里連春醉,望海樓中徹曉吟。
雖有夢魂知處所,去來多被角聲侵。
564
《宿東林寺題愿公院》 唐·杜荀鶴
古寺沈沈僧未眠,支頤將客說閑緣。
一溪月色非塵世,滿洞松聲似雨天。
檐底水涵抄律燭,窗間風引煮茶煙。
無由住得吟相伴,心系青云十五年。
565
《華陽道者》 唐·張蠙
華陽洞里持真經,心嫌來客風塵腥。
惟餐白石過白日,擬騎青竹上青冥,翔螭豈作漢武駕,神娥徒降燕昭庭。
長生不必論貴賤,卻是幽人骨主靈。
566
《送僧歸北巖寺》 唐·黃滔
北巖泉石清,本自高僧住。
新松五十年,藤蘿成古樹。
題詩昔佳士,清風二林喻。
上智失扣關,多被浮名誤。
567
《題福州天王閣》 唐·徐夤
絕境宜棲獨角仙,金張到此亦忘還。
三門里面千層閣,萬井中心一朵山。
江拗碧灣盤洞府,石排青壁護禪關。
有時海上看明月,輾出冰輪疊浪間。
570
《懷三茅道友》 唐·熊皎
塵事何年解客嘲,十年容易到三茅。
長思碧洞云窗下,曾借黃庭雪夜抄。
丹桂有心憑至論,五峰無信問深交。
杏壇仙侶應相笑,只為浮名未肯拋。
生活愛國
572
《句》 唐·劉洞
千里長江皆渡馬,十年養士得何人。
翻憶潘郎章奏內,愔愔日暮好沾巾。
(《江南野錄》:
金陵受圍,洞為七言詩,榜路傍云云。
573
《麻姑山》 唐·沈彬
紺殿松蘿太古山,仙人曾此話桑田。
閑傾云液十分日,已過浮生一萬年。
花洞路中逢鶴信,水簾巖底見龍眠。
我來游禮酬心愿,欲共怡神契自然。
574
《龍潭張道者》 唐·伍喬
碧洞幽巖獨息心,時人何路得相尋。
養生不說憑諸藥,適意惟聞在一琴。
石徑掃稀山蘚合,竹軒開晚野云深。
他年功就期飛去,應笑吾徒多苦吟。
575
《送秦煉師》 唐·陳陶
紫府靜沈沈,松軒思別吟。
水流寧有意,云泛本無心。
錦洞桃花遠,青山竹葉深。
不因時賣藥,何路更相尋。
576
《云》 唐·李中
悠悠離洞壑,冉冉上天津。
捧日終為異,從龍自有因。
高行四海雨,暖拂萬山春。
靜與霞相近,閑將鶴最親。
577
《廬山》 唐·李中碧
控壓潯陽景,崔嵬古及今。
勢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湓浦春煙列,星灣晚景沈。
圖經宜細覽,題詠卒難任。
578
《送彭秀才南游》 唐·徐鉉
問君孤棹去何之,玉笥春風楚水西。
山上斷云分翠靄,林間晴雪入澄溪。
琴心酒趣神相會,道士仙童手共攜。
他日時清更隨計,莫如劉阮洞中迷。
580
《題白鶴廟》 唐·徐鉉
平生心事向玄關,一入仙鄉似舊山。
白鶴唳空晴眇眇,丹沙流澗暮潺潺。
嘗嗟多病嫌中藥,擬問真經乞小還。
滿洞煙霞互陵亂,何峰臺榭是蕭閑。
* 關于洞心的詩詞 描寫洞心的詩詞 帶有洞心的詩詞 包含洞心的古詩詞(13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