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洞學的詩詞(352首)

    121 《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常見尊師稱先師靈跡…舊館》 唐·李德裕

    后學方成市,吾師又上賓。
    洞天應不夜,源樹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無因握石髓,及與養生人。

    寫人少女愛情

    122 《鴛鴦篇》 唐·李德裕

    君不見昔時同心人,化作鴛鴦鳥。
    和鳴一夕不暫離,交頸千年尚為少。
    二月草菲菲,山櫻花未稀。

    123 《岳陽別張祜》 唐·李涉

    十年蹭蹬為逐臣,鬢毛白盡巴江春。
    鹿鳴猿嘯雖寂寞,水蛟山魅多精神。
    山瘧困中聞有赦,死灰不望光陰借。

    124 《新樓詩二十首·滿桂樓》 唐·李紳

    為憐湖水通宵望,不學樊楊卻月樓。
    惟待素規澄滿鏡,莫看纖魄掛如鉤。
    卷簾方影侵紅燭,繞竹斜暉透碧流。
    蕭瑟曉風聞木落,此時何異洞庭秋。

    125 《武功縣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縣閑居)》 唐·姚合

    縣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
    馬隨山鹿放,雞雜野禽棲。
    繞舍惟藤架,侵階是藥畦。
    更師嵇叔夜,不擬作書題。

    126 《曉過郁林寺戲呈李明府》 唐·許渾

    身閑白日長,何處不尋芳。
    山崦登樓寺,谿灣泊晚檣。
    洞花蜂聚蜜,巖柏麝留香。
    若指求仙路,劉郎學阮郎。

    127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 唐·李商隱

    萬草已涼露,開圖披古松。
    青山遍滄海,此樹生何峰。
    孤根邈無倚,直立撐鴻濛。
    端如君子身,挺若壯士胸。

    128 《送祖山人歸山》 唐·劉得仁

    獨來朝市笑浮云,卻憶煙霞出帝城。
    不說金丹能點化,空教弟子學長生。
    壺中瀉酒看云影,洞里逢師下鶴迎。
    料得仙家玉牌上,已鐫白日上升名。

    129 《贈曹處士幽居》 唐·趙嘏

    勾漏先生冰玉然,曾將八石問群仙。
    中山暫醉一千日,南苑往來三百年。
    棋局不收花滿洞,霓旌欲別浪翻天。
    何須更學鴟夷子,頭白江湖一短船。

    130 《別尹煉師》 唐·李群玉

    吾家五千言,至道懸日月。
    若非函谷令,誰注流沙說。
    多君飛升志,機悟獨超拔。
    學道玉笥山,燒丹白云穴。

    131 《和襲美寒日書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韻》 唐·陸龜蒙

    不必探幽上郁岡,公齋吟嘯亦何妨。
    唯求薏苡供僧食,別著氍毹待客床。
    春近帶煙分短蕙,曉來沖雪撼疏篁。

    132 《自遣詩三十首》 唐·陸龜蒙

    五年重別舊山村,樹有交柯犢有孫。
    更感卞峰顏色好,曉云才散便當門。
    雪下孤村淅淅鳴,病魂無睡灑來清。
    心搖只待東窗曉,長愧寒雞第一聲。

    懷古

    133 《自遣詩三十首》 唐·陸龜蒙

    五年重別舊山村,樹有交柯犢有孫。
    更感卞峰顏色好,曉云才散便當門。
    雪下孤村淅淅鳴,病魂無睡灑來清。
    心搖只待東窗曉,長愧寒雞第一聲。

    婉約春夜女子懷人

    134 《送道者二首》 唐·司空圖

    洞天真侶昔曾逢,西岳今居第幾峰。
    峰頂他時教我認,相招須把碧芙蓉。
    殷勤不為學燒金,道侶惟應識此心。
    雪里千山訪君易,微微鹿跡入深林。

    135 《偶作》 唐·方干

    直為篇章非動眾,遂令軒蓋不經過。
    未妨溪上泛漁艇,又為門前張雀羅。
    夜學事須憑雪照,朝廚爭奈絕煙何。
    若于巖洞求倫類,今古疏愚似我多。

    136 《倒次元韻》 唐·吳融

    南陌來尋伴,東城去卜鄰。
    生憎無賴客,死憶有情人。
    似束腰支細,如描發彩勻。
    黃鸝裁帽貴,紫燕刻釵珍。

    137 《寄羅浮山道者二首》 唐·黃滔

    天際雙山壓海濆,天漫絕頂海漫根。
    時聞雷雨驚樵客,長有龍蛇護洞門。
    泉石暮含朱槿晝,煙霞冬閉木綿溫。

    138 《霞》 唐·徐夤

    天際何人濯錦歸,偏宜殘照與晨暉。
    流為洞府千年酒,化作靈山幾襲衣。
    野燒焰連殊赫奕,愁云陰隔乍依稀。
    勞生愿學長生術,餐盡紅桃上漢飛。

    139 《霞》 唐·徐夤

    天際何人濯錦歸,偏宜殘照與晨暉。
    流為洞府千年酒,化作靈山幾襲衣。
    野燒焰連殊赫奕,愁云陰隔乍依稀。
    勞生愿學長生術,餐盡紅桃上漢飛。

    140 《送喻煉師歸茅山》 唐·李建勛

    休糧知幾載,臉色似桃紅。
    半醉離城去,單衣行雪中。
    水聲茅洞曉,云影石房空。
    莫學秦時客,音書便不通。

    * 關于洞學的詩詞 描寫洞學的詩詞 帶有洞學的詩詞 包含洞學的古詩詞(3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