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涇的詩詞(98首)

    81 《姑蘇雜詠 錦帆》 明·高啟

    水繞荒城柳半枯,錦帆去后故宮蕪。
    窮奢畢竟輸漁父,長保秋風一幅蒲。

    82 《姑蘇雜詠 采蓮(在城西南)》 明·高啟

    青房戢多子,采得儂心喜。
    今夜水風涼,君王宿船里。
    行處綠云迷,歌聲一道齊。
    回頭調越女,何似若耶溪?

    83 《乞畫雁寄州毋使君》 宋·文同

    寒影亂翻奉嶺月,晚行高處隴山云。
    回中有客能傳雁,異日從公乞一群。

    84 《徐教授求六一先生贊》 宋·周必大

    我不識公,而哀斯文。
    稷言皋謨,宋艷班香。
    四海所宗,一鄉何有。
    瞻之在前,瞠乎若后。

    85 《次韻宿州教授劉見贈》 宋·蘇轍

    此身雖復類潛夫,衰老無心強著書。
    道路不知奔走賤,交游空怪往還疏。
    弦歌更就三年學,簿領唯添一味愚。
    它日相逢定何處,莫將文采笑空疏。

    86 《次韻劉見寄》 宋·蘇轍

    天之蒼蒼亦何有,亦有云漢為之章。
    人生混沌一氣耳,嘿嘿何用知肺腸。
    孔公孟子巧言語,剖瓢插竹吹笙簧。
    含宮吐角千萬變,坐令隱伏皆形相。

    87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次莫州通判劉韻二首》 宋·蘇轍

    北國亦知岐有夷,何嘗烽火報驚危。
    擁亶絕漠聞嘉語,緩帶臨邊出好詩。
    約我一樽迎嗣歲,待君三館已多時。
    従今無事唯須飲,文字聲名人自知。

    88 《到任州寄長安府學諸先輩》 宋·夏竦

    半載秦川令始行,論文猶未款群英。
    橫戈且趁從軍樂,不及期年待政成。

    89 《朱寺》 宋·吳則禮

    冀馬日馳突,無地制奔放。
    來爭天東南,束手莫與抗。
    我航指四百,去之迷所向。
    十里望云屋,遠意屬昆閬。

    90 《寄題川劉子先逸軒》 宋·李彌遜

    古縣溪山里,深軒城郭馀。
    地清從近市,朋好亦多車。
    云隱尋山屐,風繙插架書。
    會看迎鶴版,不獨愛吾廬。

    91 《自大寧泛舟還川》 宋·李彌遜

    巖梢濃染一溪青,山影歸舟落葉輕。
    欲學漁郎颺綸手,雨蓑月笛了平生。

    92 《舟回自霅至黃橋負大作復反朱泊舟》 宋·衛宗武

    芒鞋遍踏苕溪岡,昌翔歸棹穿滄浪。
    吾廬咫尺自可到,飛廉怒吼俄作狂。
    濤頭掀舞勢欲立,紛紛雨霰來何滂。
    河伯怙此賈其勇,杯水幾至傾倉皇。

    93 《題寧國府縣琴高堂》 宋·陳著

    一山逶迤來,結崖俯寒碧。
    傳聞控鯉仙,垂釣山下石。
    前事不必窮,要是古奇跡。
    山中好事者,筑亭占清特。
    數本瀟灑花,松竹共幽閴。
    我來西風晴,一洗塵土昔。
    出門復回首,山前有歸翼。

    94 《滿江紅 丙午重陽前二日雨霽,泗倚蘭望九》 元·邵亨貞

    云鎖吳山,重陽近、滿城風雨。
    層樓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佇。
    采菊有誰忘世慮,催租底事妨詩句。
    縱鳥巾、潦倒不禁秋,猶能賦。

    95 《滿庭芳 贈陽縣二女姑》 元·馬鈺

    奇哉至理,常凈常清。
    易知易曉難行。
    要做神仙,須索認此為憑。
    休別搜玄搜妙,便登心、遣欲忘情。

    96 《陪楊廉夫登朱法忍寺閣次壁間韻》 明·袁凱

    伍子行師日,秦皇駐輦辰。
    英雄無處所,樓閣自天神。
    白鳥晴沙遠,云山錦樹新。
    誰知千載后,凄惻吊斯人。

    97 《新除監察御史辭貫別業》 明·袁凱

    側席念賢俊,旁求逮凡鄙。
    謬當南宮薦,重此柏臺委。
    命嚴孰敢后,中夜去田里。
    鄰友贈予邁,切切語未已。

    98 《送禪者》 宋·釋智愚

    白鳥明邊秋思遠,逢人未話齒先寒。
    他年祖室爭頭角,云外歸來略借看。

    * 關于涇的詩詞 描寫涇的詩詞 帶有涇的詩詞 包含涇的古詩詞(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