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泰帝的詩詞(191首)

    1 《省題泰帝鼓瑟》 宋·王洋

    雅樂聞琴瑟,相因泰昊前。
    朱絲疑雜奏,素女減哀弦。
    破竹符終全,分魚目不全。
    所馀裁五五,再續未綿綿。
    損益時皆有,虧成理或然。
    茫茫千古意,漢帝自誰傳。

    2 《挽仁宗皇宗詞》 宋·金君卿

    億萬民靈四百州,銜恩哀慕幾時休。
    惜回長夜鈞天夢,歸侍仙都泰帝游。
    蒼野路遙斑竹恨,翠微宮冷白楊秋。
    國人雨泣西郊暮,煙慘風悲亦為愁。

    3 《封泰山樂章·豫和》 唐·佚名

    款泰壇,柴泰清。
    受天命,報天成。
    竦皇心,薦樂聲。
    志上達,歌下迎。

    4 《封泰山樂章·肅和》 唐·佚名

    奠祖配天,承天享帝。
    百靈咸秩,四海來祭。
    植我蒼璧,布我玄制。
    華日裴回,神煙容裔。

    5 《封泰山樂章·壽和》 唐·佚名

    烝烝我后,享獻惟夤。
    躬酌郁鬯,跪奠明神。
    孝莫孝乎,配上帝親。
    敬莫敬乎,教天下臣。

    寫人贊美

    6 《唐封泰山樂章·豫和六首》 唐·張說

    挹泰壇,紫泰清。
    受天命,報天成。
    竦皇心,薦樂聲。
    志上達,歌下迎。

    7 《唐封泰山樂章·肅和》 唐·張說

    奠祖配天,承天享帝。
    百靈咸秩,四海來祭。
    植我蒼璧,布我玄制。
    華日裴回,神煙容裔。

    8 《唐封泰山樂章·壽和》 唐·張說

    烝烝我后,享獻惟寅。
    躬酌郁鬯,跪奠明神。
    孝莫孝乎,配上帝親。
    敬莫敬乎,教天下臣。

    9 《讓帝挽歌詞二首》 唐·盧僎

    泰伯玄風遠,延州德讓行。
    闔棺追大節,樹羽冊鴻名。
    地戶迎天仗,皇階失帝兄。
    還聞漢明主,遺劍泣東平。

    10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唐·吳兢

    秾華從婦道,釐降適諸侯。
    河漢天孫合,瀟湘帝子游。
    關雎方作訓,鳴鳳自相求。
    可嘆凌波跡,東川遂不流。

    11 《泰娘歌》 唐·劉禹錫

    泰娘家本閶門西,門前綠水環金堤。
    有時妝成好天氣,走上皋橋折花戲。
    風流太守韋尚書,路傍忽見停隼旟。

    12 《登泰山記》 清·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初中文言文寫山寫景

    13 《仁宗皇帝挽詞七首》 宋·蔡襄

    聲教中原泰,恩仁萬國臨。
    憂勤符帝夢,付與得天心。
    簫吹凝寒氣,云山斂夕陰。
    還期千載后,歌頌莫知深。

    14 《淳熙八年端午帖子詞·太上皇帝合六首》 宋·崔敦詩

    采索謾縈長命縷,紫芽安用引年菖。
    只將三紀休兵德,圣壽宜同泰華長。

    15 《同泰寺》 宋·曾極

    在薩開齋涕泗揮,大通基在昔人非。
    此身終屬侯丞相,誰辦金錢贖帝歸。

    16 《泰定帝》 明·楊子器

    請得西僧作帝師,君王拜跪不曾辭。
    宮娃亦有沙彌相,爭得君王看片時。

    17 《太上皇帝靈駕發引挽歌詞六首》 宋·范成大

    自將吳津騎,誰嬰泰一鋒。
    旄頭連夜落,京觀隔江封。
    舞武三成備,書文九譯重。
    修攘遺策在,嗣圣續車攻。

    18 《依韻答泰州王道粹學士見寄》 宋·梅堯臣

    君同黃鵠游海嶠,我學白云歸帝鄉。
    已愛健翅自鼓舞。
    誰憐孤影猶飄揚。
    安得相從在霄漢,於今留滯嗟縶韁。
    欲隨輕風挹君袂,滿野春雨生迷茫。

    19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閣》 宋·周必大

    浩蕩天同泰,清虛日自長。
    誕辰才半月,因以頌無疆。

    20 《立春帖子·皇帝閣》 宋·周必大

    日向皇都永,冰從泰液融。
    八荒開壽域,萬國轉春風。

    * 關于泰帝的詩詞 描寫泰帝的詩詞 帶有泰帝的詩詞 包含泰帝的古詩詞(19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