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注道的詩詞(296首)

    41 《馬上口占呈記注李才元學士》 宋·強至

    一時聞望絕朝裾,幾歲文章動直廬。
    鳳尾新批天子詔,螭頭看載史臣書。
    故關即路嚴霜后,曉殿初班瑞雪初。
    蜀道歸時須六印,不應駟馬擅相如。

    42 《題趙德修所藏孫太古尹喜傳道圖》 宋·王灼

    大柏森森護盤石,老聃踞坐三人立。
    盛德之容本和豫,漠然不應豈真實。
    曏者隱奧九九篇,才示指畫意已傳。
    細看尹喜磬折處,金篦刮膜見全天。

    43 《和鄭康道喜雪》 宋·曹勛

    東方已明云海立,怪來雀噪爭枝集。
    凜氣著人不苦寒,老境增衣欲重襲。
    忽驚朔吹翔臘白,隴畝為祥時適及。
    稍聞清響食蠶聲,漸看落檐傾粟粒。

    44 《陳君舉既亡注文子攜其所作春秋后傳及送行詩》 宋·樓鑰

    名盛望尤備,枝披實亦繁。
    無由究賢業,猶幸立斯言。
    書在經逾顯,人亡道更尊。
    九京如可作,與子共南轅。

    45 《和楊仲禹送史子修□特奏赴吏部注闕》 宋·魏了翁

    科名寧較后先題,嘆老嗟卑世所迷。
    須識是閒天地似,要知立處圣賢齊。
    人情一理涂涂附,古道千年印印泥。
    屬子隨時崇令德,窗前紅日未全西。

    46 《題熊道士遐觀閣》 宋·王炎

    伐翳旋開清曠,樓居便覺超然。
    注目青山有盡,游心碧落無邊。

    47 《西江月 贈悟真(原未注藏頭)》 元·馬鈺

    我石榴栗果,金卻要公猜。
    衣引個白衣來。
    是人非不采。
    學非干大道,元營養嬰孩。
    端午正出君懷。
    印何曾姓蔡。

    48 《沁園春·大道玄微》 元·侯善淵

    大道玄微,亙古常存,依舊儼然。
    自心迷不悟,沉淪生死,回頭改面,販骨如山。
    今日方知,本來模樣,棄假還真物外觀。
    離生滅,頓無馀真性,出入泥丸。

    49 《潭州道中》 宋·張嵲

    青山接云云接天,碧林溪樹兩相鮮。
    地連諸徼分秋色,天近平湖識渚煙。
    望盡好峰仍注目,賞余幽樹更垂鞭。
    是身已作無貲省,乘興將隨下瀨船。

    50 《道院書壁》 宋·張镃

    約客探名勝,停辀得所欣。
    山寒多作雨,洞古不收云。
    夜宿聽鳴鹿,晨齋饤野芹。
    黃冠尤喜事,添注石爐熏。

    51 《恭南道中有感》 宋·晁公溯

    西風夜驚林,木葉下寒浦。
    大江未收潦,黃流尚奔注。
    起看曙光開,忽已暗煙霧。
    靄靄空谷云,冥冥秋江雨。

    52 《晚登會真道堂望廬山大江作》 宋·方回

    春風燠江城,樓臺眩桃李。
    高堂一臨眺,傍觀謂予喜。
    予心實不然,俯視憫群蟻。
    通衢共塵埃,委巷困泥滓。

    53 《與大受述之耕道游絕塵亭探韻得賦字》 宋·郭印

    人生合散多,罕與故人遇。
    今辰天氣佳,偶爾得清晤。
    況復臨江亭,一目萬景聚。
    晚煙乍晚滅,天遠重重樹。

    54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一切數句非數句,□你玄言并好注。
    靈明烜赫塞虛空,不住名聲光布施。

    55 《郭似山道士寄惠竹筆兩束啟緘乃羊毫也作詩戲》 宋·舒岳祥

    似山惠我筍絲筆,乃是長須公子毫。
    竹簡固就面祓滌,瑯函寧肯近腥臊。
    若非月里霜{皴皮換兔}潁,恐是仙家云鹿毛。
    潤筆定須三百束,為君滴露注莊騷。

    56 《道元上人累示禪偈詩筆并諸賢賡唱見索鄙作因》 宋·蘇頌

    釋子南宗秀,囊文數見過。
    燈分壁觀后,詩學寶書多。
    摘句心游刃,談空辯注河。
    儒林盛推挹,風勢張云柯。

    57 《張道士山房次程南仲韻》 宋·楊公遠

    丹房蕭灑絕纖埃,石逕縈紆闢草萊。
    窗外果從猿摘去,山中芝藉鶴銜回。
    一甌白雪湯輕注,三尺青蛇匣不開。
    如許清虛塵世隔,明朝再約抱琴來。

    58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隋代·佚名

    天門九重,蕩蕩開入。
    金支秀華,垂紳佩玦。
    或導或陪,率屐不越。
    注民耳目,四表胡悅。

    59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隋代·佚名

    天門九重,蕩蕩開入。
    金支秀華,垂紳佩玦。
    或導或陪,率屐不越。
    注民耳目,四表胡悅。

    60 《至望喜矚目言懷貽劍外知己》 唐·盧照鄰

    圣圖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緘愁赴蜀道,題拙奉虞薰。
    隱轔度深谷,遙裊上高云。
    碧流遞縈注,青山互糾紛。
    澗松咽風緒,巖花濯露文。
    思北常依馭,圖南每喪群。
    無由召宣室,何以答吾君。

    * 關于注道的詩詞 描寫注道的詩詞 帶有注道的詩詞 包含注道的古詩詞(2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