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注心的詩詞(392首)
181
《寄裴云山》 未知·林正
南山高且深,竹深帶流水。
先生廬其中,迥若崆峒子。
雪發覆兩肩,深悟造化理。
手注三體詩,名滿四海耳。
時以詩名家,亦來質疑似。
我本浪得名,長掛春風齒。
乃識先生心,非非還是是。
182
《鵝湖示同志》 宋·陸九齡
孩提知愛長知欽,古圣相傳只此心。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聞無址可成岑。
留情傳注翻榛塞,著意精微轉陸沉。
珍重友朋勤切琢,須知至樂在於今。
184
《天平山白云泉》 宋·錢藻
白云巖靜最深隈,泉溜泓溶石竇開。
宿霧不生澄曉月,殘風輕漾蟄寒雷。
源從天漢星邊落,流自鰲峰海上回。
莫謂無心事奔注,曾隨霖雨下山來。
186
《泛汝聯句》 宋·孫永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189
《秀川館聯句》 宋·許子紹
江聲床搖寒,山購窗拗綠。
歸舟著沙邊,客夢繞鄉曲。
簪盍豁秋悲,筵開從夜卜。
黃花散疎籬,蒼竹圍破屋。
190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91
《{內了外凵}山曉云歌》 宋·袁正
大坤濕氣蒸嵷巃,油然勃然連蒼穹。
曙窗注望東{外了內凵}峰,須臾不見青芙蓉。
初疑博山噴出紫煙縷,又疑蜃精海底推起龍王宮。
東西模糊總一色,上下變紀知幾重,
193
《送盧五方春分教端州》 宋·趙汝回
柳南矯矯蛟龍騫,古詩古文高入天。
奉試詞場三十年,柳度夜夜魁星躔。
集英殿下聽臚傳,唱在第十眾所冤。
天豈恨汝月蝕篇,罰使得吟瘴海邊。
194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195
《書義倡傳后》 宋·鐘明
洞庭之南瀟湘浦,佳人娟娟隔秋渚。
門前冠蓋但如云,玉貌當年誰為主。
風流學士淮海英,解作多情斷腸句。
流傳往往過湖嶺,未見誰知心已赴。
200
《懷湘江》 明·葛高行文
覽洞庭之流波兮,帝子游乎瀟湘。
神仿佛而忽睹兮,云滃滃而飛揚。
石磕磕而振厓兮,灝長瀾之洋洋。
登巉巖之峻丘兮,攀朻枝而鳥翔。
* 關于注心的詩詞 描寫注心的詩詞 帶有注心的詩詞 包含注心的古詩詞(3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