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注已的詩詞(303首)

    261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諸丈》 宋·吳潛

    洪穴隄凡九,泄水注之江。
    荷鍤來如織,奔湍去若撞。
    雨聲雖斷續,潦勢已賓降。
    想見魚秧泛,沙汀白鳥雙。

    262 《和景回胡計院數字韻就送其行》 宋·吳潛

    與君托鄉閭,東野連西墅。
    誰知俯仰閒,各各歲年暮。
    當時同隊魚,十已九捐故。
    君抱珪璧姿,方獲展寸步。

    263 《題董一之花木杪》 宋·方岳

    君不見王子猷,剡溪夜雪之孤舟。
    此翁百好不入眼,而雅與竹深相投。
    君不見陶淵明,徽弦不具之古琴。
    東籬把菊偶然耳,人或作圖傳至今。

    264 《挽儲華谷四首》 宋·衛宗武

    世慕長生術,君尤早用功。
    談玄徒至老,養素竟成空。
    身已隨朝露,神應到閬風。
    清言那復接,賴有注參同。

    265 《泊江城下》 宋·董嗣杲

    雪后抵江城,江云轉凝冱。
    我舟艤沙淺,煮酒御沉霧。
    少年繆誤多,今繆亦如故。
    流年無藥挽,如水必東注。

    266 《題徐參議畫軸三首·赤壁圖》 宋·王炎

    烏林赤壁事已陳,黃州赤壁天下聞。
    東坡居士妙言語,賦到此翁無古人。
    江流浩浩日東注,老石輪囷飽煙雨。
    雪堂尚在人不來,黃鵠而今定何許。
    此賦可歌仍可弦,此畫可與俱流傳。
    沙埋折戟洞庭岸,訪古壯懷寬黯然。

    267 《呂待制所居八詠·朝陽》 宋·王炎

    腷膊雞聲夜向晨,東方飛景到云林。
    簾幃已是曈曈曉,庭戶全無噎噎陰。
    可是梧桐長得地,也知葵藿久傾心。
    日邊早晚來環賜,見說清光注意深。

    268 《潛夫詠》 宋·釋智圓

    有叟匿姓名,自號為潛夫。
    潛身在云泉,潛心入虛無。
    身心俱已潛,質直反若論。
    智者謂之智,愚者謂之愚。

    269 《二十日步上方廣寺觀蓮華峰云氣異甚》 宋·項安世

    曉發名溪莊,午飯馬跡庫。
    下車著芒鞋,扶杖陟罔路。
    碾槽深側足,石磴高舉步。
    初登黃茅嶺,稍入青箬霧。

    270 《八月十四日送葉子謙自會稽游江觀湖歸閩》 宋·王铚

    傾蓋論交意已傾,斷弦重續喜君聽。
    山川妙意藏千古,天地神機在六經。
    朝夕事皆翻覆手,古人情寄短長亭。
    濤江君往觀秋注,萬頃漲溟無淺行。

    271 《潭州道中》 宋·張嵲

    青山接云云接天,碧林溪樹兩相鮮。
    地連諸徼分秋色,天近平湖識渚煙。
    望盡好峰仍注目,賞余幽樹更垂鞭。
    是身已作無貲省,乘興將隨下瀨船。

    272 《覓句》 宋·張镃

    覓句先須莫苦心,從來瓦注勝如金。
    見成若不拈來使,箭已離弦作麼尋。

    273 《運河行》 宋·劉宰

    運河岸,丁夫荷鍤聲繚亂。
    紅蓮幕府誰獻言,運河泄水由函管。
    函管掘開須到底,運材歸府供薪爨。
    庶幾一壞不可復,民田雖槁河長滿。

    274 《姜子平鄭華父見訪留飲月下》 宋·趙汝鐩

    敲門者誰子,二豪姜與鄭。
    揚袖入長揖,掀髯略常敬。
    于時月當階,籟聲斷四聽。
    展席交股坐,劇談飛舌競。

    275 《原易》 宋·林景熙

    滎河通昆源,古出龍馬瑞。
    包犠真天人,一見測其秘。
    八卦已支離,重為六十四。
    爻象互立名,系辭發洙泗。

    276 《寒食后》 宋·艾性夫

    寒具油乾火已新,流觴水暖酒初醺。
    薔薇半樹花孤注,杜雨一聲春分二。
    薄晚草心先浥露,久晴山意欲生云。
    老來尚費閒精力,自種窗前辟蠹蕓。

    277 《渡淮》 宋·孔武仲

    扁舟次淮浦,利涉得春風。
    脫險黿鼉畔,問津桑枯中。
    俯窺清奪魄,回望渺吞空。
    委注雖天力,經論是禹功。

    278 《恭南道中有感》 宋·晁公溯

    西風夜驚林,木葉下寒浦。
    大江未收潦,黃流尚奔注。
    起看曙光開,忽已暗煙霧。
    靄靄空谷云,冥冥秋江雨。

    279 《賀傅寺丞喜雨二十六韻》 宋·陳淳

    去冬九旬已渴雨,那意今春渴尤苦。
    自開正元越三月,生意全蟄不闖吐。
    陽威烈烈熾盛夏,田野熬熬劇焦釜。
    新秧既長且乾萎,播種無由可入土。

    280 《和饒司理》 宋·陳宓

    往來曾識老名儒,今日方欣拜履初。
    小試不妨三語掾,平生何止五車書。
    詞源已作泉初注,德性仍知玉不如。
    自古活人由小利,會看囹圄著園蔬。

    * 關于注已的詩詞 描寫注已的詩詞 帶有注已的詩詞 包含注已的古詩詞(3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