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注聽的詩詞(144首)

    101 《乳燕飛/賀新郎》 宋·無名氏

    指點金蕉葉。
    倩雙成、十分為注,九天瓊液。
    中有玉梅風露氣,持壽卯金仙伯。
    聽賤子、歌翻新闋。

    102 《初秋感事三首》 宋·劉克莊

    跌蕩當年賦兩京,晚拋筆硯事春耕。
    達空函啟已心懶,讀夾注書猶眼明。
    金匱舊聞虛論次,香奩少作悔流行。
    而今老病都休也,起聽秋聲百感生。

    103 《蔡偉叔講通書》 宋·劉克莊

    蔣君易學高無助,蔡子重來講杏壇。
    絳帆先生移席聽,青衿學士堵墻觀。
    舉揚霽月光風易,箋注先天太極難。
    穩坐虎皮揮麈毛,豈知春雨客氈寒。

    104 《送聞人茂德刪定歸嘉禾》 宋·周必大

    七年束帶趁朝參,共喜儒林得指南。
    經傳注成頭未白,公卿閱遍綬猶藍。
    秋來去國懷張翰,此去論詩憶鄭覃。
    別酒易闌情不盡,會憑清夢聽清談。

    105 《西林入室歌》 宋·白玉蟾

    有一明珠光爍爍,照破三千大千國。
    觀音菩薩正定心,釋迦如來大圓覺。
    或如春色媚山河,或似秋光爽巖壑。
    亦名九轉大還丹,謂之長生不死藥。

    106 《迷神引 貶玉溪,對不山作》 宋·晁補之

    黯黯青山紅日暮。
    浩浩大江東注。
    余霞散綺,向煙波路。
    使人愁,長安遠,在何處。

    107 《苦雨》 宋·強至

    關輔連歲旱,耕地千里赤。
    官家放租稅,猶有道邊瘠。
    群國乞膏雨,童巫叫蜥蜴。
    神聽久寂寞,民意轉凄惻。

    108 《次韻同年諸公環碧敘同年會》 宋·陳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閱詩仙錦繡端。
    離合不忘車笠誓,留傳當并畫圖看。
    玄譚想有蛟龍聽,得醉仍均客主歡。
    挽仰謫仙三百載,從知樂事繼今難。

    109 《王漕小燕玻璃分韻得路字》 宋·陳造

    去年客京華,酷暑不可度。
    時為冷泉登,稅駕脫巾屨。
    風外雜佩鳴,松根一竇注。
    可聞不可挹,已足蕩袢暑。

    110 《登楚山絕頂》 宋·李廌

    新雨路少人,公子有佳招。
    下馬語未竟,西城趨連鑣。
    初云眺江閣,忽欲登山椒。
    陟巘踐蹺踴,舍鞍升迢嶢。

    111 《次韻仲輔山中之作》 宋·李彌遜

    巖陰坐清暝,目為山興注。
    妙意不可名,悠然與心晤。
    疏泉石中鳴,落葉衣上住。
    冷風起虛籟,還向無中去。
    三生聽鐘魚,偶失來時步。
    佛屋估秋風,團團兩桂樹。
    卻疑此境中,曾是經行處。

    112 《寓棲隱者僧舍讀書》 宋·馮時行

    茅竹無錢結翠霞,歸來棲止梵王家。
    夜窗聽雨翻書葉,曉研凌霜注井花。
    已隔朱樓安管鑰,獨尋碧磵問津涯。
    蘆簾紙帳門如水,兀坐蒲團事不賒。

    113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 宋·胡寅

    美祿無過酒,星泉奠兩儀。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
    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壽祺。
    功深資藥石,力厚起疲贏。

    114 《觀柳源瀑布》 宋·胡寅

    遐歸猶勝踐,風日清廣宙。
    途巘意未闌,景絕原初副。
    回巒豁大壑,萬古貯天漏。
    無人識秋河,此地一源透。

    115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116 《喜雨呈二兄》 宋·李洪

    凍雨排銀竹,垂檐一萬條。
    新涼生枕簟,馀潤到枯焦。
    靜聽欣傾注,應心快洗澆。
    長河從此足,不用借咸潮。

    117 《迎送神辭》 宋·李洪

    惟龍湫兮其源莫窮,利萬物兮精神可通。
    歲大旱兮我民之恫,酌彼泉兮神聽孔聰。
    擊鼓坎坎兮于神之宮,薄采溪毛兮饋進兩公。
    神欣欣兮鑒我民衷,神之來兮雨其蒙。

    118 《送袁和叔尉江陰》 宋·樓鑰

    澄江少日曾經行,高城傍有長江橫。
    君山特立江之汀,下瞰淮甸一掌平。
    申港引潮深無聲,萬頃灌注滋農耕。
    戰國今幾二千齡,黃歇此地猶垂名。

    119 《二十七日既浴于乾明庵負暄久之詩示住庵》 宋·趙蕃

    天公于人元不負,書生何用深追咎。
    無衣還可卒歲無,我有大裘聽汝覆。
    吾家縛屋依山址,晏齋之前僅盈咫。
    霜飚卷席不畏渠,羲馭停車吾事已。

    120 《山間錄拙作求教葺芷俚語將命笑擲幸甚》 宋·鄭清之

    老我愧不學,無以祛六蔽。
    短綆赴修汲,深淺忘厲揭。
    每逢撲凸篇,如對葛答謎。
    敵壘或致師,何以御柴曳。

    * 關于注聽的詩詞 描寫注聽的詩詞 帶有注聽的詩詞 包含注聽的古詩詞(1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