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波跡的詩詞(525首)

    361 《蘭陵王·柳陰直》 宋·周邦彥

    柳陰直。
    煙里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

    362 《和邠老郎官湖懷古五首》 宋·賀鑄

    昔人泯黃壤,陳跡變滄波。
    劫火洞然壞,無如嘉句何。

    363 《送咸寧陳令完夫移官吳郡》 宋·賀鑄

    蒿萊東郭居,長者車成轍。
    禮經尚往來,豈為我輩設。
    臨分懷出餞,津遠舟速發。
    十月雁啼寒,滄波灑微雪。

    364 《劍聯句》 宋·范仲淹

    圣人作神兵,以定天下厄。
    蚩憂發靈機,干將構雄績。
    橐籥天地開,鑪冶陰陽闢。
    南帝輪火精,西皇降金液。

    365 《報恩寺南池聯句》 唐·陸龜蒙

    古岸涵碧落,--陸龜蒙
    虛軒明素波。
    坐來魚陣變,--皮日休
    吟久菊□多。

    366 《梅花引·清陰陌》 宋·無名氏

    清陰陌。
    狂蹤跡。
    朱門團扇香迎客。
    牡丹風。
    數苞紅。
    水香撲蕊,新妝誰為容。
    蠟燈春酒風光夕。
    錦浪龍須花六尺。
    月波寒。
    玉瑯玕。
    無情又是,華星送寶鞍。

    367 《重送楊明叔》 宋·梅堯臣

    君將會稽去,舊跡可以嬉。
    予因狀其美,贈子臨路岐。
    子不以為樂,但愿有以規。
    噫吾豈無說,畏子未及裨。

    368 《送正仲都官知睦州》 宋·梅堯臣

    每嗟相逢少,常苦離別多。
    行行復壯壯,往往起悲歌。
    古來易水上,義士有荊軻。
    捐軀思報恩,飲恨歌奈何。

    369 《依韻答宋中道》 宋·梅堯臣

    朝回思見子,疲馬不及換。
    入門呼僮仆,雞犬屢鳴嚾。
    中廚尚青煙,知未畢晨爨。
    曾不留我餐,忍餒固已慣。

    370 《依韻和胡武平懷京下游好》 宋·梅堯臣

    南國易悲愁,西風起高樹。
    枯荷復送雨,度雁寧知數。
    欲問北來音,系書復若故。
    冥飛杳無跡,弋者徒有慕。

    371 《送陳郎中知和州》 宋·梅堯臣

    藹藹尚書郎,出為二千石。
    伯公歷將相,兄弟皆烜赫。
    前罷永嘉守,民俗遮阡陌。
    獨將海松歸,夸與都下客。

    372 《送王巖夫秘校通判滑州》 宋·梅堯臣

    昔聞信都侯,嘗作畫舫齋。
    空戶兩向辟,樽席長對排。
    左顧樹若岸,右盼堵成崖。
    既無風波虞,但與物景諧。

    373 《依韻和唐彥猷華亭十詠·顧亭林》 宋·梅堯臣

    鄉林空林木,不見古人居。
    猶尋古人跡,更與古人疏。
    昔為賢豪里,今作魑魅墟。
    湖邊夜秋月,光彩波上余。

    374 《次韻和韓持國京師雪》 宋·梅堯臣

    寒威無遠近,素色混高低。
    玉路平何廣,天形浩莫倪。
    壓階寧辨玉,封谷不須泥。
    殄厲非乖候,資農必慰黎。

    375 《邃隱堂》 宋·梅堯臣

    大梁車馬地,塵土飛百尺。
    賢愚走其間,朝幕不見跡。
    北望天波門,垣垣宗室宅。
    宗室令不孫,愛書輕玉帛。

    376 《依韻和文鑒師贈別》 宋·梅堯臣

    來見寒沙鳥,長隨上下波。
    乃知游宦跡,不似施松蘿。
    子語馬踰馬,吾吟柯伐柯。
    清江掛帆去,奈憶故山何。

    377 《姑蘇雜詠 圣姑廟》 明·高啟

    湖心涌出黿頭山,白波翠島非人寰。
    清虛宜作水仙府,鱗堂荷屋居其間。
    淵都群靈孰為主,煙鬢翛然一神女。
    柔姿誰敢狎相親,笑叱鼉龍起雷雨。

    378 《題朱澤民荊南舊業圖》 明·高啟

    睢陽醉磨一斗墨,夢落荊南寫秋色。
    大陰垂雨尚淋漓,哀壑回風更蕭瑟。
    楓林思入煙霧清,湖水愁翻浪波白。
    溪上初逢野老航,山中遠見先生宅。

    379 《王性之自揚州迂路相訪于海陵荷其意厚非平日》 宋·晁說之

    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倉。
    每陵何所有,麋鹿畫成行。
    多倉多麋鹿,今也恨難忘。
    爰從本朝來,人物上國光。

    380 《謝宣賜御草書急就章并朱邸舊集歌》 宋·王禹偁

    臣聞伏羲畫卦樸且淳,蒼頡迼字初有文。
    大篆小篆八分體,楷隸章草何紛紜。
    因茲八法各有要,遂使六藝區以分。
    其中最難惟草圣,玄妙功夫自天性。

    * 關于波跡的詩詞 描寫波跡的詩詞 帶有波跡的詩詞 包含波跡的古詩詞(5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