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波促的詩詞(180首)

    101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102 《搗衣詩》 南北朝·柳惲

    孤衾引思緒。
    獨枕愴憂端。
    深庭秋草綠。
    高門白露寒。

    閨怨婦女思念

    103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104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105 《入都》 清·李鴻章

    其一
    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于百尺樓。
    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閑情逐水鷗。

    抒懷壯志追憶

    106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107 《翠羽辭》 宋·梅堯臣

    秦女乘鸞遺翠羽,落在人間與風舞。
    風休不歸誰作主,此郎拾取裝金縷。
    郎家主婦愛且憐,系向裙腰同出處。
    朝來鄰里偶經過,方朔鄒枚爭欲睹。

    108 《諫迎佛骨表》 唐·韓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
    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
    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

    勸諫

    109 《鵲踏枝·芳草滿園花滿目》 唐·馮延巳

    芳草滿園花滿目,簾外微微,細雨籠庭竹。
    楊柳千條珠□□,碧池波縐鴛鴦浴。

    窈窕人家顏似玉,弦管泠泠,齊奏云和曲。
    公子歡筵猶未足,斜陽不用相催促。

    110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111 《謁丞相祠觀八陣圖》 宋·李訦

    人言忠孝不磨滅,神物護持存水滸。
    千家陵谷幾變遷,此石不移自章武。
    本由黃帝古兵法,六十四以八為伍。
    髯孫且懼促達走,賊操游魂何敢拒。

    112 《蘇武慢·識破塵寰》 元·馮尊師

    識破塵寰,樊籠跳出,飄蕩幸無拘束。
    萍蹤自在,雅操孤高,還若野云麋鹿。
    遇坎乘流,混俗和光,知止有何榮辱。
    恣陶陶、海上人間,不管歲華催促。

    113 《蝶戀花·殘夢初回新睡足》 清·莊棫

    殘夢初回新睡足。
    忽被東風,吹上橫江曲。
    寄語歸期休暗卜,歸來夢亦難重續。
    隱約遙峰窗外綠。
    不許臨行,私語頻相屬。
    過眼芳華真太促,從今望斷橫波目。

    114 《君山行贈洪原魯》 明·吳國倫

    五潴水落三江灣,玉鏡中分十二鬟。
    雪浪迎門卷空翠,君山合是君家山。
    多君愛客展芳宴,山水圖畫兩相眷。
    瓊卮泛酒波璘璘,《金縷》促歌云片片。

    115 《秋日同知州潘贊善朝陽巖閑望歸郡中書事》 宋·郭昭符

    白帝呼龍駕云旌,西上金天調玉燭。
    九嶷聳黛凝不干,二水飛藍健相續。
    紫黃詔換魚須竹,皂蓋朱衫來作牧。
    波神一夜收風湍,列缺先秋靜林麓。

    116 《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 宋·郟亶

    珍重妙觀師,書來再三讀。
    不蒙促歸計,乃憂曠箋牘。
    疑師未相知,待我尚塵俗。
    竊聞構新殿,東畔建廊屋。

    117 《新鶯歌》 宋·釋瑩徹

    新鶯傍檐曉更悲,孤音清吟囀柔枝。
    口邊血出語未盡,豈是怨恨人不知。
    不食枯桑椹,不銜苦李花,偶然弄樞機,宛轉凌煙霞。

    118 《惠山寺并簡竇公》 宋·蘇紳

    綺塍行盡入松門,暫拂塵纓袖惹云。
    海月未升樓上見,湖波初起坐中聞。
    寶扉膜拜青蓮相,石案傍行白{在疊右毛}紋。
    促榻偶隨居士語,煮茶燒栗到宵分。

    119 《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四月十九日汎浣花溪》 宋·田況

    浣花溪上春風后,節物正宜行樂時。
    十里綺羅青蓋密,萬家歌吹綠楊垂。
    畫船疊鼓臨芳漵,彩閣凌波汎羽卮。
    霞景漸曛歸櫂促,滿城歡醉待旌旗。

    120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 關于波促的詩詞 描寫波促的詩詞 帶有波促的詩詞 包含波促的古詩詞(1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