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法郎的詩詞(216首)

    41 《謝三門提舉輦運宋叔達郎中寄古碑雜言》 宋·強至

    長安古名都,漢唐以來帝王宅。
    當時高冠大帶接跡公卿間,聲名大半文章伯。
    能書萬變軼出意象外,那局體法就常格。
    杰詞精翰在處勒琬琰,從此關西富碑石。

    42 《杜侍郎挽詞三首》 宋·陳師道

    驥騄方懷遠,松筠忽有秋。
    雍容名士數,終始法家流。
    凜凜驚千載,堂堂閟一丘。
    能令羊季子,不肯過西州。

    43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44 《代人上平江徐郎五首》 宋·曾協

    漢朝法從讓嚴徐,卻數群公總不如。
    千載流芳傳竹簡,一言偃革見囊書。
    由來東海傳高閣,復見甘泉載后車。
    富貴功名兩相似,昆丘元自產璠玙。

    45 《和史志道侍郎游朝陽巖》 宋·曾協

    經行犖確看嶙峋,曳履枝筇躡后塵。
    自是高懷元落落,向來喜色見津津。
    宜搜今古風流遠,得助江山句法新。
    好逐秋風上霄漢,卻留盛事付州人。

    46 《贈法傳》 宋·李洪

    栴檀林下老支郎,偶泛溪邊般若航。
    齋缽分摶香積飯,午窗對臥凈名床。
    云山宴坐千春木,塵境難留三宿桑。
    欲結他年蓮社友,空門氣味覺優長。

    47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48 《曾侍郎挽詞》 宋·樓鑰

    文獻南豐裔,源充曲阜公。
    巖巖雙法從,凜凜舊家風。
    金玉方交映,人琴忽併空。
    平生心地直,流慶尚無窮。

    49 《董侍郎生日》 宋·魏了翁

    后皇一念根至仁,地雖南北民吾民。
    一二指搐不可信,彼動此應關諸身。
    人言犬戎相噬吞,彼蚌鷸耳吾漁人。
    大國信誓方重申,時遣升勺蘇窮鱗。

    50 《和憲使張郎中》 宋·程公許

    四海一奇男,象賢真柬之。
    繡斧外執法,滯淹猶在斯。
    冰壑棟梁具,鳳梭云錦機。
    粉省趨含香,璽書嗇封泥。

    51 《餞紫微高侍郎朝天》 宋·岳珂

    紫微星郎天上客,身是南宮小宗伯。
    斗杓夜轉天門開,平地一聲驚霹靂。
    已將椽筆提斯文,更決河漢排風云。
    銀潢直下洗戈甲,坐看九陌狂流奔。

    52 《黃魯直湯方蔬法帖贊》 宋·岳珂

    湯以濡唇,蔬以適口。
    撫藜腸而自驚,奚龍腦之猶取。
    予方筍蕨是茹,蘗荼是友。
    發遺帖而一笑,正恐楊妃之百驛,未足以比庾郎之三韭也。

    53 《送趙伯泳涯侍郎守漫陵》 宋·王邁

    泉是梅溪遺愛鄉,老倪復此種甘棠。
    后來薦報西山政,歸去全無南物裝。
    籍甚三賢皆法從,勉哉一趙繼循良。
    萬安橋上傳佳話,七十年間四侍郎。

    54 《和門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韻》 唐·徐鉉

    暖吹入春園,新芽競粲然,才教鷹嘴拆,未放雪花妍。
    荷杖青林下,攜筐旭景前。
    孕靈資雨露,鐘秀自山川。

    55 《和吳侍郎龍門寶應寺設齋》 宋·宋庠

    闕塞千巖入畫圖,八關修供柅征車。
    半斤運泰賢將用,不二門深疾始除。
    香缽凈羞熏寶席,法螺仙曲逗晴虛。
    從茲定許陪登覺,肯效區區栗里輿。

    56 《呈曾仲躬侍郎》 宋·張镃

    公道欣從禁路開,世家今有偉人來。
    共推掌學文清手,突過談兵杜牧才。
    老眼知人明月竟,時情薦士冷稭灰。
    詩章活法從公了,要使諸方聽若雷。

    57 《薛郎遠以頌為壽句法崛奇讀之喜甚賦比為謝》 宋·晁公溯

    家藏五世書,不減王銅川。
    仕宦雖陸沈,文章則蟬聯。
    女歸逢其良,辭來亦粲然。
    胸次龜負圖,筆端驥奔泉。

    58 《和傅侍郎至臨漳感舊十詠》 宋·陳淳

    燕游規畫孔明廬,陳法區藏梅李株。
    慨想先儒遺意遠,能將舊觀一還無。

    59 《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 宋·陳普

    涵涵六合八肱裹,類聚化生何可紀。
    固然兩人陰與陽,大要一個不得已。
    所從無聲亦無臭,所出如彼復如此。
    成象效法森目前,大自三才小一蟣。

    60 《送舶司李郎中》 宋·丘葵

    朝家三尺法,海舶一帆風。
    物到琛聲上,人行浪屋中。
    貨因拚命得,廉故秉心公。
    行李清如洗,名應達陛楓。

    * 關于法郎的詩詞 描寫法郎的詩詞 帶有法郎的詩詞 包含法郎的古詩詞(2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