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法跡的詩詞(278首)
201
《送徐季公運干罷任》 宋·王之道
羈棲無奈老而窮,又見徐卿馬首東。
快意一時荷葉雨,增明千里稻花風。
高材合在云霄上,勝處能忘澗壑中。
法護相從如問我,為言蹤跡與君同。
202
《用禁物體書雪》 宋·朱翌
宵分獵獵風翻幃,平明漫漫雪擁扉。
高妝老樹枝不舉,深壓野麰根漸肥。
削平履跡頃刻盡,吹落楊花從來稀。
饑烏大有在陳厄,循階入房冷不飛。
203
《奉和御製奉先歌》 宋·夏竦
皇家兮仙祖,上世兮圣神。
承云兮分治,駕羽兮臨民。
誕昭兮馨烈,高陟兮元真。
載乘土運臨三古,屬象羲農振遐武。
205
《治圃》 宋·韓維
久雨地氣泄,百草日以滋。
勃然翳我圃,積茀不可治。
遂信蕭艾質,唐突蘭蕙姿。
鴻鵠不肯下,跳蛙恃而嘻。
210
《和吳子副知海齋》 宋·陳師道
法筵應供賴三車,堆案抽身輟算沙。
破暑好風開樂國,脫塵新句散余霞。
僧奩手汗空留跡,佛幾堆紅拂委花。
客舍黃粱未應熟,且容秋蝶夢南華。
211
《少林寺詩》 宋·李廌
禪老家風古少林,道場遺跡蔽煙岑。
山遮石腳斜陽早,云礙鐘聲出谷深。
只履度關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
欲知苗裔能傳法,柏樹猶明圣主心。
212
《和鄒宣教》 宋·鄧肅
未須絕跡便餐霞,且飲當朝諫議茶。
法水有緣隨遠浪,污泥無計染蓮花。
千篇信筆初無語,萬里浮螺觸處家。
已悟色空元不兩,夔蚿何用更憐蛇。
215
《殿柱記》 宋·李石
蒼龍甲戌歲,修筑周公殿。
文翁至高君,學校已再變。
順考興平年,寔紀漢之獻。
或云鐘會書,入木字隱見。
216
《再和》 宋·王之望
年將六秩諸衰具,漏盡鐘鳴行不住。
一身許國銖兩輕,萬里攜家斗升赴。
五羊大夫習勞苦,三鱣先生嗟晚暮。
分為一世數奇人,踏遍九州多半路。
217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220
《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樓鑰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 關于法跡的詩詞 描寫法跡的詩詞 帶有法跡的詩詞 包含法跡的古詩詞(2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