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之數萬,愁緒百重思。那教六尺影,獨步五天陲。上將可陵師,匹士志難移。如論惜短命,何得滿長祇.
漢日中郎妙,周王太史才。云書捧日去,鶴版下天來。草見吳洲發,花思御苑開。羊公惜風景,欲別幾遲回。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望月抒情思鄉
卿月高華照楚墟,澄清雅意見登車。星分屯壘云中戍,風引艅艎塞下儲。十二聚民行惠政,三千議獄謹刑書。最聲烜赫流聰纊,圣詔今朝下玉除。
越山輝映繡衣鮮,屈指重來是幾年。濡轡按行方易地,追鋒趣召已朝天。步趨接武星辰上,獻納依光日月邊。到得中流須砥柱,功名事業要雙全。
十年宦海任飄零,豈料光華伴使星。落魄半生頭已白,爬沙一見眼長青。天涯明月方依樹,淮上長風忽散萍。別淚誰能效兒女,不堪官柳暗長亭。
扁舟南去意茫然,襆被追隨便欲前。親故道途相與語,但言高義薄云天。
梅潦因仍不計旬,舟車屢易敢因循。昭真觀里泠泠水,豈解游人有怒瞋。
霽虹解纜動江聲,風不隨人舟易橫。咫尺青泥含淡月,何時相對話平生。
問途快閣得寬恩,舟轉風移日未昏。山月相忘期度歲,別懷祗覺暗銷魂。
人言追送不嫌遠,我獨衰殘懶出門。重教來時路旁候,猶留風月伴黃昏。
歸去兒曹欲與言,相思切處莫窺園。吾宗事業無多子,守得簞瓢始見根。
攜手山橋第一軒,誰能結我夢中緣。他年有意重過我,細細爐熏理舊編。
汪氏諸郎子獨賢,相從過嶺過韶川。九齡風味猶存否,莫向南華卻問禪。
南江一道水分明,寂寂扁舟不記程。回望家山在云際,夢魂猶對短書檠。
一川風月下扁舟,蕩漾金波泛白鷗。此去韶江知幾里,九成縹渺在云頭。
灶下斧聲成菜糝,階前日影上蒲萄。頑僮不用催人飯,每食焉知愧爾曹。
去歲秋風話別離,今秋俄報有歸期。自應冠豸登三院,何遽憑熊把一麾。治行佇為千里最,才猷已是九重知。莫辭小憩留仙隱,伴我花前倒玉卮。
章、皆雷老人賓館,三月二十八日也谷雨*晴,柳風吹暖,春在綠陰深處。青鳥傳書,羽仙清道,天香暗滿窗戶。準擬問長生路。桃花幾千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