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法我見的詩詞(417首)
281
《袁生行贈袁孟逸》 明·王稚登
袁生袁生,爾何玩世愛學嚴君平。
藏名在卜肆,朝取撲滿錢,夕抱鴟夷醉,朱門招之謝弗往
,西寺東鄰留且住。
已將白象即心調,更借青蓮為法喻。
282
《雜詩四首》 唐·張說
抱薰心常焦,舉旆心常搖。
天長地自久,歡樂能幾朝。
君看西陵樹,歌舞為誰嬌。
山閑苦積雨,木落悲時遽。
284
《朱陳村》 唐·白居易
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
去縣百馀里,桑麻青氛氳。
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
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
288
《游后洞詩》 宋·劉贄
寺久荒寂無足往,念有子厚彌陀碑。
獨趨一里轉巖腹,剝粉敗赤逢門楣。
亭亭故碑亡舊主,覆以老屋疏且欹。
常嗟古人不可見,尚喜書志存於斯。
289
《蘭亭序墨本》 宋·羅頌
文皇嗜好非聲色,偶愛蘭亭亦其癖。
河南猶恐后來聞,竟使昭陵餓真跡。
世閒能悟知幾人,墨本珍傳意愈勤。
有似春云隱明月,光影還到行江分。
290
《次韻梁尉秦碑》 宋·莫濟
六王失國四海歸,秦皇東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減,名與蒼頡爭飛馳。
自言功德可歌頌,黔首個個愚無知。
海神何故獨拒命,風濤塞路蟠蛟螭。
291
《東州逸黨》 宋·顏太初
天之有常度,躔次絕乖離。
地之有常理,沈潛無變虧。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軌儀。
三才各定位,萬古永不移。
295
《游凈居寺(并敘)》 宋·蘇軾
凈居寺,在光山縣南四十里大蘇山之南、小蘇山之北。
寺僧居仁為余言:齊天保中,僧思惠過此,見父老問其姓,曰蘇氏,又得二山名。
乃嘆曰:吾師告我,遇三蘇則住。
遂留結庵。
296
《豆粥》 宋·蘇軾
君不見滹沱流澌車折軸,公孫倉皇奉豆粥。
濕薪破灶自燎衣,饑寒頓解劉文叔。
又不見金谷敲冰草木春,帳下烹煎皆美人。
萍齏豆粥不傳法,咄嗟而辦石季倫。
297
《送裴仲謨》 宋·秦觀
君才出於德,妙高如匠石。
但見廣廈成,不見斧斤跡。
厚為諸兄奉,自奉頗云嗇。
三先陽亢宗,薄俗有慚色。
299
《江南民》 元·王冕
江南民,誠可憐,疫癘更兼烽火然。
軍旅屯駐數百萬,米粟斗直三十千。
去年奔走不種田,今年遠丁差戍邊。
老羸饑餓轉溝壑,貧富徭役窮熬煎。
300
《游靈巖山寺》 宋·晁說之
昔愛屏作山,今愛山作屏。
還曲不可數,兩目徒熒熒。
須臾背負巘,恍惝面對陘。
屯聚陣腳馬,羅列仙女軿。
* 關于法我見的詩詞 描寫法我見的詩詞 帶有法我見的詩詞 包含法我見的古詩詞(4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