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法信的詩詞(361首)

    341 《鄭通判母氏贊》 宋·釋正覺

    法喜為食,慈悲為舍。
    信佛是歸,視身如借。
    住正念以唯勤,趣外塵而無暇。
    機閑萬象光中,眼活髑髏眉下。
    彼亡也夢蝶露蟬,自得也云犀香麝。
    神游真凈兮天水同秋,心印妙明兮風月破夜。

    342 《王承事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蒼棱羼顏,璠璵蘊石而輝山;老節歲寒,琥珀抱松而永年。
    威音未興之際,混沌欲鑿之前。

    343 《璋監寺寫師像求贊》 宋·釋正覺

    杳杳冥冥,寒雁影沒而秋遠煙青;寂寂惺惺,老蠶繭就而風高葉零。
    天機靜時活,道環虛處靈。

    344 《超然居士得得問道於寶峰祥祥師且欲歸歌長篇》 宋·釋正覺

    門門通徹長安道,信手拈來還恰好。
    腳跟踏著趙州關,丈六金身一莖草。
    我初相會個中人,法法圓通見懷抱。
    杖屨追隨來道場,不學癡禪事關掃。

    345 《緣識》 宋·宋太宗

    全無體段弟一弱,十指乖張時更錯。
    五音不辨信手彈,薄會人前言自樂。
    弦不調,手不洗,更兼指下無道理。

    346 《緣識》 宋·宋太宗

    歸信妙法要精專,極目煙霄路不偏。
    日月明通三界眼,云梯上有十洲仙。
    慈悲愿力彌何遠,煩惱能除道最堅。
    救苦觀音名利益,經文曾與世間傳。

    347 《緣識》 宋·宋太宗

    耳根清靜本來修,萬法從心不外求。
    海岳動搖山色異,玄珠盡在眼中收。
    持齋道士尋紅葉,醉臥仙人未白頭。
    麋鹿同群方可信,逢春但笑樂花秋。

    34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世界諸方圣,如同在眼前。
    其於通要妙,便見理深玄。
    法教窮難盡,周知本自然。
    信誠含萬象,秘隱口親宣。

    349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但信莫狐疑,天自高兮地本卑。
    曉取聲聞歸至道,從來法則盡如斯。
    物情運化真純理,謾說周遮問不知。
    性識賢愚俱一體,善緣惡業影相隨。

    350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礦煉真金色,菩提道果成。
    仙人持忍辱,胥國福眾生。
    教法堪依信,勤修猛要精。
    若能功行滿,故是達三清。

    351 《陸農師又示第五和篇褒借益勤輒復酬答》 宋·蘇頌

    講序嘗登虎觀西,璽書對罷武都泥。
    前言往行推多識,細管纖鋒不自攜。
    信史已成知有法,好詩頻寄更無題。
    就中醉墨人偏愛,應與南朝小謝齊。

    352 《和諸君觀畫鬼拔河》 宋·蘇頌

    關中古有拔河戲,傳聞始盛隋唐世。
    長絙百尺人兩朋,遞以勇力相牽制。
    芳華樂府務夸大,黎園公卿謾輕肆。
    拔山扛鼎烏足矜,引繩排根非勝事。

    353 《古勸學行》 宋·蘇籀

    昔歲原伯魯,前日棘子成。
    所謂悉常事,野哉亦茍生。
    豈知負孔圣,義理如何行。
    善飯斯為福,食肉其堪盲。

    354 《和甲辱秋夜讀書有感韻》 宋·孫應時

    物結相尋來,世事不足嘆。
    侯早知春秋,宿鳥各昏旦。
    百年相勞苦,且復加餐飯。
    堂堂白日在,擾擾浮云散。

    355 《因與伯氏同一僧話武夷事作詩追寄之》 宋·王洋

    直峰峭壁天半青,高檐張燈疑掛星。
    山川勢力有如此,擇地信可棲仙靈。
    我前解官古樵戍,志愿本欲探珠庭。
    時當恢臺積氛霧,一日三雨時三停。

    356 《題懷玉上方》 宋·王洋

    蟠踞峰巒面熱多,天分雄望鎮關河。
    足開煙霧鵬垂翼,手摘星辰月轉波。
    問法舊聞裴相國,傳經今見季維摩。
    禪徒到此棲塵跡,方信青云路可過。

    357 《題龍溪橋》 宋·王洋

    放出清泉疊舊蹊,行人但渡不沾泥。
    與君暫濯紅塵足,留我長澆白玉畦。
    千古蜿蜒潛窟穴,他年頭角上云梯。
    信知法海津梁別,認作東林是虎溪。

    358 《參議李郎中惠示古律詩兩巨軸次韻首篇奉酬》 宋·喻良能

    鄴中七雄跡既掃,謝樓夢斷池塘草。
    仙李詩人麻竹多,佳句唯傳杜陵老。
    省郎句法專后來,壓盡今世詩流才。
    并刀翦水有佳致,月中聚雪無纖埃。

    359 《書嚴子陵釣臺》 宋·曾豐

    周家刑不上大夫,法固不足禮有余。
    有才畢愿進朝路,非老誰忍回田廬。
    秦坑學士置勿道,漢嫚大臣視如奴。
    逸民不出朝士去,前有兩生后二疏。

    360 《謝廣東經略潘直閣間分貺李濟墨》 宋·曾豐

    灶煤不忌遠,膠汁寧傷清。
    永言李廷圭,墨法能爾精。
    滴瀝甚點黍,錙銖輕連城。
    胡陳梁蒲張,俊出聲錚錚。

    * 關于法信的詩詞 描寫法信的詩詞 帶有法信的詩詞 包含法信的古詩詞(3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