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泊同云的詩詞(138首)

    21 《憶舊游(前題分得論字)》 宋·王去疾

    正落花時節,憔悴東風,綠滿愁痕。
    悄客夢驚呼伴侶,斷鴻有約,回泊歸云。
    江空共道惆悵,夜雨隔篷聞。
    盡世外縱橫,人間恩怨,細酌重論。

    抒情

    22 《泊舟嚴灘》 宋·真山民

    天色微茫入暝鐘,嚴陵灘上系孤篷。
    水禽與我共明月,蘆葉同誰吟晚風。
    隔浦人家漁火外,滿江愁思笛聲中。
    云開休望飛鴻影,身即天涯一斷鴻。

    23 《舟泊常州》 明·錢紳

    舟到毗陵日已昏,維舟柳下宿西門。
    幾家燈火橋邊市,一曲漁歌郭外村。
    遠樹依微寒鳥集,古城寥落暮云屯。
    相親喜有同袍客,吟得新詩可細論。

    24 《夜泊馬寧呈胡用晦吳獻臣》 明·鄒智

    白舫青簾幾夜同,洞簫聲里海云紅。
    百年身世知何處,笑倚梅花月正東。

    25 《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宋·蘇軾

    散人出入無町畦,朝游湖北暮淮西。
    高安酒官雖未上,兩腳垂欲穿塵泥。
    與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攜。
    千搖萬兀到樊口,一箭放溜先鳧鹥。

    26 《登絳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 宋·歐陽修

    群峰擁軒檻,竹樹陰漠漠。
    公胡苦思山,規構自心作。
    惟予愛山者,初仕即京洛。
    嵩峰三十六,終日對高閣。

    27 《夜船與盤云聯句回文》 宋·白玉蟾

    煙山暮滴翠,露葉秋翻紅。
    川急回斜岸,草枯凋薄霜。
    蟬寒嘶月淡,雁過唳天長。
    船泊宜沙浦,夜深同詠觴。

    28 《泊吳江寄胡武平》 宋·蔡襄

    遙夜吳江瀕,露坐鬚成葆。
    天空不帶云,野逈正收潦。
    徘徊波上月,滟漾浮光好。
    清風送炎歊,翻覺秋氣早。

    29 《夜泊桐江驛》 明·劉基

    伯夷清節太公功,出處非邪豈必同。
    不是云臺興帝業,桐江無用一絲風。

    30 《同張公碩梅耕道訪董畸老郊居》 宋·李廌

    白水弄青秧,晨煙著柳行。
    羇懷正飄泊,陂路轉微茫。
    蘋際鷺鷗下,塍邊菱荇香。
    相從尋勝事,蕭颯興何長。

    31 《小云堂》 宋·李彌遜

    老子何因一念差,肯將簪紱換袈裟。
    同參尚有滿兄在,異世猶將孫老夸。
    結習未忘能作舞,因緣那得見牛花。
    卻修凈業尋來路,澹泊如今居士家。

    32 《冬至日泊舟嚴陵灘下》 宋·虞儔

    書云瑞應協黃鐘,人事天時訝許同。
    葭管陰陽消長際,朱幡新舊送迎中。
    嚴陵灘昔懷高節,茂苑城今愧下風。
    醉里不知鄉國異,團圝相映酒顏紅。

    33 《舟泊蘄城下》 宋·董嗣杲

    秋蕪埋戌雨,暮荻卷壕風。
    御侮弓刀利,揚威鼓角雄。
    云連淮樹暗,月透漢營空。
    捩柁資遐眺,興衰自古同。

    34 《高氏石云》 宋·薛嵎

    閬仙曾得句,月下自推敲。
    以此幽閑趣,長為淡泊交。
    水寒梅照影,霜滑鳥歸巢。
    余亦同懷者,從君結把茅。

    35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辭悲秋長詩

    36 《清明二首》 唐·杜甫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
    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
    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

    清明節寫景抒情愛國組詩

    37 《圓圓曲》 清·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長篇敘事

    38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39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唐·杜甫

    軒轅休制律,虞舜罷彈琴。
    尚錯雄鳴管,猶傷半死心。
    圣賢名古邈,羈旅病年侵。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見參。

    憂國憂民

    40 《石鐘山記》 宋·蘇軾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是說也,人常疑之。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

    古文觀止紀游寫景寫山

    * 關于泊同云的詩詞 描寫泊同云的詩詞 帶有泊同云的詩詞 包含泊同云的古詩詞(138首)
    chengrenyouxi